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剥下“名师”的画皮

(2008-11-13 16:27:37)
标签:

教育

分类: 专栏文章
                                剥下“名师”的画皮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李炳亭 添加时间:2008-11-10 23:02:00
      一线教育流行“名师崇拜”。当然,“能者”理应受到尊重,但“名师”是不是真正的“能者”?当然也可以这么说,能把自己捣鼓出名的人一定不简单,一定是颇有些本事的“能人”,但“不简单”不等于就是“名师”。
    我认识一个很“特级”的小语名师,近两年每次出去上“指导课”,无论是在哪里,她上的一准是《晏子使楚》。于是,有人悄悄地给她起个外号叫“某晏子”,背地里把听她的课叫“吃燕窝”。
    当然我得承认燕窝是高级滋补品,能给人“营养”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我也没权力阻止她讲晏子,晏子是人家的招牌菜,就像专烧土豆炖牛肉的土菜馆。但既然称得上是“特级”,那一定不仅仅只会土豆炖牛肉。所以背地叫她“某晏子”,我以为不只是褒扬,多少也应该有些对她的不屑。
    不屑应该是正常的。假如一个最普通的教师,铁杵磨针,穷尽两年揪紧“晏子”的小辫子,我相信也一定能有“小成”。更何况这位特级据说还请了一班高人,帮助她日夜“打磨”呢。一干人下了力气,要磨成根细针还算多大点事?她不过是到处走来走去,拈着那根针,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秀”一把而已,就此“织就”了她的名望,真真是一“名”惊人。
    世间事千奇百怪,劝自己想开些,学着见怪不怪吧。但我还是要问,为什么我们还要一年年不遗余力地推出名师?上上下下大行什么“名师工程”?靠这样造就出来的“某晏子”们,你期望他能成为引领一线教师成长的“旗手”?
    真正的名师首先应该有好的人品,他要有风骨,至少不沽名钓誉,应该体现出道德的力量和人格魅力;名师要有高超的课堂技能,他要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至少不应该只顾“作秀”。当下的大多数名师,所谓课堂的精彩,无非是“个人”的精彩卖弄,而无法让每一个学生体现出生命的狂欢;名师还要有丰厚的专业学养,他要博学多识,至少不妄自菲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典范,而应该肩负中国教育的使命,勇于自我反思甚至是自我批评,带领广大一线教师勇于创新,重视教学实践,以行动诠释素质教育的内涵,展现新课改的生命力。假如做不到这些,那名师便有辱头上的光环,何谈“引领”?!
    当下的某些名师,披着光艳夺目的“名气”,一味沉迷于名利场里,其实不过是披着一张好看的画皮而已!
(本文作者为本报驻山东首席记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