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xianglanyijia老师

(2008-10-14 13:21:33)
标签:

教育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第一:关于预习

   预习要切记: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也就是,预习不是漫无边际的自习,而是让孩子带着问题,沿着这样的“路线图”去寻找答案。“问题”则来自你的备课,也就是你希望学生学会什么。比如文言文,你可以这样设计“问题”:第一、生字词;第二、字句翻译:第三、章节翻译:第四、……
   预习要掌握:70%的知识在预习中解决掉!让70%的学生通过预习完成学习任务!

  提醒你,预习不是“自习”,预习要调动小组,预习包括三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

第二:关于作文课

   其实,传统课堂的语文是“肢解”,语文没有美感,更没有人文。

   在我们共同体内,语文课文一般要求一个月就解决,那点知识不值得学一学期。我们主要是分单元上,一个单元解决几篇课文。然后省出时间开展“海量阅读”,没有阅读很难有“作文”。其实,语文学到什么成都能彰显水平?那就是会写。因为围绕会写,要开展“摹写”,也就是临帖,最后是破贴。

  我不赞成把语文肢解成什么字词句,我以为阅读和写作就是培养“语感”。就像打球需要球感,游泳需要水感。而在写作技巧上,其实开展一下专项练习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