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杜郎口课堂风暴》有感

(2008-09-17 15:46:30)
标签:

教育

分类: 杜郎口
     By  贺彬 发表于 http://blog.whsyzx.com/user1/hebing/archives/2008/7476.html   

吸其全新理念,指导教改实践

——再读《杜郎口风暴》

         

杜郎口经验的学习在我校已开展了近两年,假期再次阅读《杜郎口风暴—语文论坛》,拜读了徐立峰、孙海燕、李玉莲等老师的论文、随笔和课堂实录,更清晰的了解了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展示课特点,对自己的课堂改革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一、学生全面的自信参与。

杜郎口模式展现的是全开放的课堂,三面黑板,课堂上没有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甚至没有教师的身影,突现的是一股浓浓的群体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气氛。无论是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还是个人发言,都充满了“我认为”、“我的方法更简单”、“我认为他有一个小小的失误……我来帮他修正一下”、“你说的不对”之类的平等对话,课堂充满激情,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唱歌或讲解或朗诵,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那种超乎想象的参与热情,感染着我,让我为之震憾,

二、课堂内容开放并“大容量”

这里的课堂不再是以课本为依据,而是以课本为基本依托,进行多方面的深度的延伸。其中既有内容的延伸、知识点的扩展,也有过程的展示。学生们连珠炮式的发言,各种各样的感悟,多种信息的采集和运用,甚至奇思妙想,在愉悦的情绪、活跃的思维中迸发出来,令人眼不暇接

三、教师具有高超驾驭课堂的能力。

短短的一节课,如此小的“单位时间”,如此密集的“群体参与”,如此“大容量”的内容,教师的“穿针引线”、 “点拨”以及“临场应变”、“即兴发挥”的能力,至关重要。从教师的课堂实录中来看,其沉着的态度,从容的教态,较为恰当的引导和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控制,都是颇见功力的。

在感叹之余,也引发自己的思考:为什么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能够积极的自主参与学习,而我们的学生却不能呢?我们的学生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主动学习的太少,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呢?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课时进行诸如预习课、展示课、矫正课三种课型的展开,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全盘盲目的照搬,肯定不行。关键是深刻领会其理念。无论是先期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还是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的课堂模式,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摸索出的适合自己的教学创新,其目的就是还课堂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反思自己的课堂,同样需要把这一理念植入教师心中,使课堂成为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建构的地方,成为师生间、生生间思想沟通与碰撞,情感的交流与融合的地方,孩子们才会在课堂里获得快乐与幸福,才会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下一步的教改中,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再次解放思想,突出教学个性

实施任何教学改革,都是存在各种困难,怎样打破教师固有习惯认识,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调控课堂驾驭教学?如何面对学优生流失的学生们施教等等。但这些问题不是不能克服的。相信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在教改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都被他们克服且走向了成功。关键是要克服主观上的困难。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否则极易成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能粗的理想的教改成效。学习杜郎口中学科学的理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应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摸索出具有自己个性的课堂教学路子来凸显个性,寻求自我的发展。

2、勤于探索,勇于反思,加强总结

课改并非一朝一夕能凸显效果,需要时刻的思考和努力,在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研策略,勇于探索适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新思路,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自由地讨论、自由的交流、自由地表现,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避免无的放失或表面繁荣假而空的现象。争取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有新的突破。

  

 

 

     自己的身躯在春节攫取了充盈的蛋白质,精神生活又怎能落下空虚?闲暇之时,捧持《杜郎口课堂风暴》细读,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真挚的反思,朴实而又不失风趣的语言还真让我爱不释手。感悟颇多截取其三,以期共勉。

其一:杜郎口近十年来能走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思想是前提,形式是必须,课堂是重点,管理是实质,方法是保障,落实是关键。

其二:语文课重点让学生体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重点在于善于反思。作者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望父买橘”的场景,照描述的情况来看也已经算成功了,然而作者还不感觉满意,总觉得欠缺点什么?这种反思精神就难能可贵了,正因为这种反思精神才让作者经过高人的指点,才顿觉茅塞顿开。这高人就是《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李炳亭先生。精辟语言是:你知道这节课我期待的莫过于你利用好橘子这个道具,让孩子亲口尝尝,甜蜜的滋味是父亲对我们的爱;而还有酸酸的感觉,代表我们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其三:课堂教学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课堂教学的本质上好似一种以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宗旨的特殊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超越和提升现有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美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允许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创新学习,强调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摈弃权威角色,以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角色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和自由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个北大和尚
后一篇:就这样当校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