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专栏文章 |
“赘肉”与“零教案”
教案越来越成为当下教学管理中的一个焦点。校长说,不检查,老师偷懒不备课咋办?教案可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呀。老师们说,写教案是典型的劳民伤财!应付检查还不容易?有空就突击一下抄抄教参,交上去拉倒,这教案早就成了聋子的耳朵了。
一边是领导逼迫老师写教案,一边是教师想法设法应付检查,因教案而激化领导和教师间矛盾的事,几乎在每一所学校都时常发生,可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尽管教案让对垒双方都头疼不已,到头来该检查的还得检查,该应付的照样应付,这校长的理由貌似充分,要是不写教案致使教学成绩滑了坡,看你们哪个愿意出来承担责任,这样微妙的局面一直持续多年,直到有一个叫魏新华的校长出来打破。
说魏新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基本同意,说他特别有胆识我有异议,他有一句话说得好,假如教案接近于“零功效”,那就该义无反顾地予以取消。试想,如果我们当下的教案,果真如他所说是“零功效”,它唯一呈现的是让人不堪其扰的一堆“赘肉”时,那魏校长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个校长该做的正确决策而已,他敢于面对真相,承认事实,然后动个外科割除手术,这哪里是什么胆识,而是校长的本分。“有百害而无一利”,留着它只能说明有人喜欢变态!
其实,世间的“问题”都没有“绝对”,假如你非要抬杠或者吹毛求疵,就像相声里说的咳嗽能防夜贼侵入,那你就因此拒绝医治咳嗽了吗?以“一分为二”的客观观点分析,假如失之有益,而得之有损,那我觉得魏校长的“矫枉过正”是明智可取的。我相信他在做结论之前,一定是经过了那个“解剖”程序的,现在不是流行“晒”吗,晒工资、晒待遇,那我们晒晒教案吧,看看教案还有多大功效,是不是一堆令人讨厌的赘肉,假如仅仅为了“忽悠”,我相信他不敢随意拿头顶的乌纱帽开玩笑,除非他真不想干了。
且听一听教师们“晒”出来的结论吧:我们平时忙死了,又要浪费时间写教案,更况且写的那些教案在上课时还用不上;如果将写教案的时间用于钻研教材、教参,讨论教学设计,做到课前心中有数,要比写教案、打印教案更实用;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的、假的,是给领导检查时看的;备课中很多东西,特别是一看就明白的东西,有必要写下来吗?……
取消教案会影响教学质量吗?魏校长说,当然不会。
他用四条措施来“替代”教案:一是加强备课指导,二是强化集体备课,三是强调推门听课,四是广泛开展教研活动,魏校长说,推行零教案的目的是把教学管理的重心,从“检查教案”变成“抓课堂落实”,不检查教案老师们反而更累了,但老师们依然欢呼“零教案”。原来魏新华的葫芦里装的是“抓落实”。
看到这里明白了吧,“零教案”可不是给教师们时间“减肥”,而是剔除那些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功效的管理赘肉。
这样的“零教案”坚决支持!
顺着这个思路再想一想,除了教案需要改革之外,我们那些整天鸡毛蒜皮的大小会议,多如牛毛的考核细则,还剩下多大的“功效”?要不也学着魏新华一块“清零”了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