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杜郎口旋风席卷中国教育 |
分类: 杜郎口 |
4月18日到师院附中听了两节内容相同形式却非一般的课。
那天我们先听了杜郎口中学教师何海燕老师上的《云南的歌会》,接下来听了附中温晴老师上的《云南的歌会》。附中老师是给自己学校的学生(或许还是自己教的学生)上课,方法、手段、方式和我们乡下上的课几乎没什么两样,不同的只是学生的知识面比我们乡下的还广,比我们乡下的学生积极大胆。而杜郎口中学的何海燕老师上的那节课简值就是与我们(也包括附中老师)平时上的课却有着天壤之别。
那节课上,教师只说了不超过15句话,只是上课伊始作了个开场白,宣布了竞赛规则,课堂中间偶尔提了几句,课结束时作了点评总结。其它时间完全是学生们在自己组织、自己讲课文、自己表演、自我展示、自己点评指正。我真的懵了:学生是外地的学生,如果是自己的学生那我还会想,那是长期养长的习惯了,再加上老师课前的指导,上成那个样子不足为奇。而那个杜郎口的老师是头天晚上才从山东飞过来,第二天就上这么一节示范课,学生如此积极大胆,课堂气氛那样热烈:课堂真正是学生自己的课堂,那才是自工作就听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可自己工作快20年了,却没理解这句话。现在算是看到了也理解了。这让我不仅仅是不可思义,简值是让我心灵震撼!
回来的路上,我们去听课的几个科目的教师一直议论中杜郎口教学,他们几个的感受都和我的一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以说是一头雾水:那老师的课究竟怎么会上得那样的效果?
回来之后,赶紧来网上查寻。我们云南本来就是教育落后的地方,而自己所在的地方又是本省的落后地方。从来没见过那样的教学方式。
经过几天网上的查寻,又去给有幸到杜郎口实地参观考察过的朋友借来了他买回来的中国教师报记者李炳亭编著的《杜郎口“旋风”》、河南安阳育霖学校杜郎口分校的《学习杜郎口我们在行动》,知道了杜郎口的一些事迹,那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典型的乡镇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羞居倒数之列,距山东省茌平县城23公里(与我所在的学校惊人地相似)。十年前的1997年4月,有了一位新校长崔其升,他上任之后就加强学校管理,之后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中国几千年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成了学生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他们的教学质量如何呢?这也是我那天听课之后就在想的问题。在网上查到了,他们的教学质量从当初的在全县连年倒数,变成了如今的在全县的年年名列前茅。
如今的杜郎口中学,每天都向参观者开放,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1000余人。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胸前挂着“听课证”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听课参观者每人得交40元才能领到听课证)。听课教师可以随意走进任何一个教室听课。如果哪天听课教师人数太多,学校会安排几位老师在报告厅上课。课后由上课老师向参观学习者介绍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回答同行的提问。
杜郎口从当初的濒临消亡到今天全国学校学习的典范,可说以:是他们创造了教育届的“奇迹”!是他们创造了农村教育改革的“神话”!
这让我也想起了农村的“包产到户”那一改革。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杀头”危险分田单干,原因很简单——为了一条活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做法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杜郎口中学进行“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崔其升的动机也很简单——与秦末的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军动机相似:“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为学校找一条出路,不能坐以待毙。与小岗村农民的改革不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校长崔其升导演并强行实施的,可谓是自上而下的举动。而现在全国都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有媒体称其为“一群号称教育‘起义’的农民”)。这可谓当年的包产到户全国铺开了。
回来之后的第二天,领导就把我们叫去说让们去听课的教师每人上一节杜郎口式的课让学校老师观模。——这简值是强人所难了吧?若是强而为之,恐怕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据说有一中学,听了杜郎口老师的课回来后三天,一听课教师就学上杜郎口式的课让全校老师观模,评课时没有一个老师说到一点好处,领导最后发言也说“像这种上课怕整不成!”听那么一节课,我们看不出什么,更谈不上把经验学回来。正如张大千先生对其得意门生的训诫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听营养专家的报告,看名厨的现场演示,就能学会厨艺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李连杰的功夫够厉害吧?他凭借在电影《功夫之王》里的孙悟空和一个和尚的角色荣获了香港2007年最佳男主角金像奖,在从影26年之后终于登上了影帝的宝座。他在里面演的孙猴子功夫了得,但我认为孙猴子确实没有猴样,不是人人披上猴衣,手、足、脸上粘上毛就能像猴子的。以甚于因出演美猴王而深入人心的章金莱(六小龄童)说:“李连杰该养只猴。”“要演好孙悟空,如果创造这个形象的话一定要跟猴子交朋友。吴承恩老先生把孙悟空刻画得那么惟妙惟肖,肯定是他对猴子有仔细的观察。我听到一个传说,就是吴承恩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养了一只猴子,一直等到他晚年去世的时候,这个猴子还陪伴着他。”在网上我看到了好多学校特别是杜郎口的分校反复地送老师到杜郎口取经,请杜郎口老师到校送宝,甚至送老师和学生前去杜郎口留学,也才学到了他们的一点皮毛。我等去听了一节课就想成为“专家”?简值就是天方夜谭!赶紧学吧。要不然这“公开课”怎么上?
前一篇:蝴蝶兰
后一篇:从“抗拒”到“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