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此共同的路上不会有寂寞

(2008-05-07 19:26:26)
标签:

教育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共同的路上”不会有寂寞

        ——共同体”聚义侧记

 

    本月4、5、6三日,一批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的课改“强人”,在一个名叫“共同体”的民间组织的召唤下,“聚义”在有宝石城美誉的中国名校山东省昌乐二中。

    连续三天的聚义,除了主持、点评,我还要一个一个学校地接待并且进行针对性不同的沟通。因为觉得大家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聚会不易,来自浙江台州的何校长、山西柳林的王校长一行人都是开车跑了十几个小时,名震江湖的卢志文校长也是开车来的,行程600公里,而大忙人李镇西校长亲自带了4各人,仅往返机票就花了近2万元。他们德艺双馨、身兼多职,却为了一个由我发起的民间共同体,甘愿高身下降,欣然出任我的共同体副理事长,同时出任副理事长的还有江苏新知学校的徐翔、兖州一中的杜金山、胶州向阳小学的韩珍德。

    我有何德何能令这些胸怀激越的著名或者很著名的校长们,积极参与进来,放弃了原本比这个会议更重要的事,推脱了亟待办理的工作赶来昌乐?是“共同”的教育梦想,让“大家”走到了一起。

   我要是不能把我的感激和感动化为责任和卓越的服务,让他们装满脑袋、盛满口袋,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那我一定会有负于他们!

    为了不愧疚、不自责,更为了能充分体现共同体的理念,展示共同体对每一所参与进来的学校,在未来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我在细化会议日程、加大信息量、强化节奏,力求把“课堂会餐”上的“每一道菜”都展现出特色和精彩的同时,让我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效益”,前天晚上一个整夜我都未曾合眼,一个人在房间里忙到早晨六点半,推敲和琢磨每一个文字,写作会议新闻稿件。上午八点开会,我似乎连脑袋都找不到了,我一定语无伦次,但我勉力支持着。我想我的努力,一定让大家看在了眼里,也一定会感动着他们。

    本次会议,有很多校长是闻讯赶来的,原本计划邀请30家学校50人左右,报到时却达到了200多人,这还是在实在无力接待拒绝了近100人的电话请求之后的实际人数。

   三天会议,共同体理事长杜郎口中学的崔校长都亲自出席,并且坐在台下仔细听取了每一节课,同时多次在与与会代表的交流时耐心回答了很多问题。他已是名满天下的人了,要是他想开会,他可以每天都应接不暇,邀请他去讲座的帖子堆满了他办公室的案头,然而为了“共同体”的会,他整整三天,一刻都不曾离开过。他的身体严重不好,会务也没为他安排专门的饮食,可他不露声色,悄悄地每次吃饭时都先溜回房间,注射上两支胰岛素,等我想起来表示抱歉的时候,他对我说,咱自己的会议,看你忙前忙后的,我怎么能再给咱自己再增添麻烦?

   崔校长还带了两位老师,在昌乐二中的阅览室改成的“课堂”里,用二中的学生分别上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和语文课。此次李镇西老师随行的一位统一执教了一堂地理课。除外、来自河南、河北、江西、江苏等省的代表都有机会现场展示了他们的高效课堂!负责本次会议承办的昌乐二中,采用是271高效课堂模式,给大家展示了一上午他们的语文和数学现场课。兖州一中的杜校长,这次亲自带了38人,他专门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三步六段高效课堂模式和推进情况,杜校长的介绍引发了“共同”的极大兴致。共同体应大家的要求,近期将对兖州一中的“三步六段”择时向大家做更详细的介绍!

   来自江西武宁县宁达中学也给大家奉献了一趟“开放的”高效课堂模式汇报课,在关于课堂对话的时段里,我还专门向大会介绍了宁达中学钱来参会的李玉林老师,说她是个解决问题学生的专家,与会代表现场向李老师“讨教”了若干个“问题”。

    在会议的间隙里崔校长对我说,把会开进课堂里,这样的会让我收获很大。他的话让我大感欣慰。同样的话来自李镇西老师学校的老师也对我讲了,我在给卢志文校长送行时,他也这样对我说“收获很大”!而商丘回民二中,参加本次会议最年轻的不到30岁的吕玉强校长说,感谢共同体,不仅让我走进和认识了这么多的名校长,而且给了我做好教育的希望,也坚定了学校打造课堂,寻求办学突破的信心。他还表示,学校要坚定不移地把课堂开放下去,多向兄弟学校借鉴开放的高效课堂模式经验,在未来的三年内,有信心为河南教育贡献出一所名校!

     一位来自河北衡水自费参加会议的高中教师李文军,一个人在没有其他人支持的前提下,孤身一人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他连续三次发言,声音哽咽地说,我要坚定地走下去,感谢大家给我助推,相信我以后不管有多艰难,都会不放弃、不抛弃,从此“共同”的路上不会有寂寞。他还分别作了四首诗,以表达对共同体的祝愿和对前来参加会议的几个著名校长的崇敬之情,会议闭幕时,李老师甚至留下了眼泪,他依依不舍地说,这三天得来的激励、温暖和感动会让我记忆一辈子!

   受邀嘉宾来自香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沈先生在发言时高度评价了共同体,并以美国教育为例,说他看到的共同体高效课堂形态,“没想到具有国际水平!”

   共同体还举办了自己的“课题竞标”,一批围绕着“课堂问题”而“另类课题”被成员校“瓜分”,“如何提高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学会老师不会的?”、“如何充满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和作用”……共同体并且相约下次聚会,所有承包“课题”的学校,必须给大家交一份满意“答卷”,不保留、不隐瞒,既然共同体举的是“课堂义旗”,就该行好汉之道,有君子之风!

     共同体还计划在不久创办一份自己的杂志——《共同体》!

   课堂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功!”这就是我们共同体的理念。

    白天听课看课,晚上评课交流,共同体要求所有的评课必须实话实说,在每天晚上的评课时间里,大家言由心生,对话坦诚真实,看似随意却又充满了机巧风趣,场面十分轻松活跃,这样的场景感染着我,也幸福着我、激越着我,让我觉得我的心血没有白费。其实我常常这样想,人活一场,能在别人身上体现出些许的价值,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很值得,我清醒的感觉到,只要我伸出手就可以触摸到那个原本遥远却近在咫尺的叫做“梦想”的家伙了,我的眼睛湿润起来,我清楚地听见了我的心跳声,强壮而有力!

   为了实现我的高效课堂理想,尽管很长时间里,我南征北战、辗转去各地的课堂和人群里传播我的理念,我因此失去了很多正常人的生活,其实这不就是打着我烙印的“我的生活”吗?!能促进一些学校的发展,在迷茫时给予他们以力量,以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

   在每次的会议发言里,很多的校长都表达了对我的感激,他们中的很多学校,在尝试高效课堂模式短短的几个月里,就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的明星学校,如江苏新知、商丘回二等等。他们的感激是真诚的,但我受之有愧,离开了他们的实践,即便我再执着,又怎能缔造出课堂的“辉煌”?!在此,我要谢谢,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高效课堂模式才呈现出应有的精彩!

      散会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所有与会代表都对我表示感谢,他们称赞我是个真正做事的人,做实事、做好事、做真教育,难道还有比这更高的奖赏吗?

   当天下午,我即直奔杜郎口,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以杜郎口的课堂教学为试验,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模式,为下一次的聚会作更精彩的准备。因为下一次的会议在两个月以后,地点就在杜郎口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