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炳亭
李炳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499
  • 关注人气:30,2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大学生的座谈发言

(2008-01-31 15:14: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我是个不喜欢谈概念的人,就像我从事教育新闻报道,却至今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学一样,因为我一直固执地以为,假如连我都弄懂了,那岂不是对专家们太不敬了,假如我连概念都懂了,那简直是不人道到不让专家喘气了,不夺专家饭碗是准则.

   借用刘良华先生的话说,我更喜欢于在自己的研究和行动中,让概念生发出它的意义。但我毕竟从事着“新闻”,被人称为记者,而且是名记者,什么是名记者,有名字的记者就叫名记者,我对很多所谓名记者也有看法,比如有些社会媒体,习惯并且喜欢把恶俗当成媒体特色,每天瞪大铅球一样的眼珠子,满大街寻找谁家的狗生了双胞胎,谁家的媳妇一夜间长出了比思念还长的白胡须,并且乐此不疲地跟踪报道.

   哈哈,或许媒体振振有词,以所谓“读者需要就是媒体的职责”为借口,殊不知,媒体最大的功能不应该是迎合,而首先应该是引导。所谓关注“民生”,浅薄地理解为百姓家长里短和衣食住行,我的意思是媒体并非不能做这些,而应该是更多的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态。但遗憾地是,我们太多的媒体缺乏品位,一副长舌头的农村大嫂模样,这样的媒体培养的所谓名记者,不提也罢。

   好像我是挺歪把子机枪,见谁一阵子狂扫。这样说也对,因为我觉得一个记者,首先应该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批评。批评不是横加指责,更不是戴着袖箍的“卫道夫”,批评要基于某种事实,从“人性”的角度,而不是所谓道德和政治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今天的中国,《南方周末》是最好的媒体,黄健翔在凤凰的《天天运动会》抨击了举国奥运战略是侵蚀和伤害了二、三线运动员利益的“杀人战略”。

   现在,我更多的对教育的批评,是针对“非人性”进行的。

   其实,教育人很不容易,选择教育就是选择挨骂。努力做个不让自己骂自己的老师是标准,我批评教育,一是城市教育对共同资源的霸占,一是不思进取、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般地托大和排斥乡村、排斥乡村教育经验。我认为中国乡村教育不振兴,中国就没有真正的民族振兴。

   或许我是农村长大的,我对农民和农村教育有着天然的感情,我见不得谁欺负民工,他们是我的兄弟,也叫不得那些上了年纪的要饭的,她们是我的婶娘。我还见不得对农民不怀好意的批评,我总觉得我们要怀着慈悲和感情宽容并且谅解他们的无知,假如他们不无知,还有今天官员的为非作歹吗?三农问题,我的长篇,解放农民就得从教育抓起,不做怀着奴性的顺民。

   可中国几乎倾国家和地方之力,打造的城市教育,事实却遗憾地呈现为城市教育的不可救药,一个堕落的事实是:教育的家教,教师的生活描写:无主题生活。特级教师的毒瘤现象。

   假如我仅仅停留在批评的层面上,那我大有被人指控为“流氓”的可能,想当年我在教育在线上,以“李不骑马”为名,抡一柄大刀,杀得“野云四合,血流成河”,这八个字是描写当年楚汉大战的场面。但冷静下来,我发现我有一个很大的短板,那就是我整天批评教育,那我得告诉大家怎样做教育或者什么样的才是好教育。

  于是,我开始踏破铁鞋,机遇真的来了,要不我说自己的上帝的“把兄弟”呢,关键时刻他帮了我,天上掉下个杜郎口。

  我开始狂热地和杜郎口恋爱。

   杜郎口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六无”与“巧妇难为”;“零作业”与“100%升学率”;“催其提升”与“教师评价”,语文老师可以上数学课吗?应试教育不要升学率吗?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凸显出城市教育的“羞处”,没有出息地拿“素质教育”为失败遮羞。

   所以,记者还应该是个满腔激情的人,说句实在的,我特别怕老,某个早晨我发现了两根白发,我呆若木鸡,似乎有世界末日一般的,那场男人的灭顶之灾。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极品男人:第一就是激情,没潮涨潮落的海叫死海,没激情的人生叫猪狗不如,人来这一遭,咱得多点经历,98闯荡海南,我唯一的感悟是:男人要有雄心,没有什么失败,打败自己的唯有自己!或许对你们来说,未来会经历很多,但要以另一种豁达,坚信“没什么大不了的”,看护好心这盆炭火,激情就不会熄灭!当然除了激情,男人还要有才华,还要懂得珍惜,还要大气。我认为,男人没才华和女人不美丽一样不可饶恕,当然这观点偏颇,那真要是没才华、不美丽也得活着,许三多不是活得很好吗,一个典型的“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男人还得大气,我最烦那些斤斤计较、扭扭捏捏、狡诈虚伪衣冠楚楚的男人,比太监还可恶,见了领导“腰半蹲”、见了下级“脸浮肿”、见了百姓唱高调、见了女人眼迷离……人得有“格”!

  当然女孩子另当别论,我前段从昆明飞济南,背后三个女人,一路唧唧喳喳,让人厌恶,却浑然不觉,我并非男权主义者,最近摩罗有篇文章谈到所谓“女权”是男人专门为女性深挖的陷阱,男女平等,女人都去挣钱吧,以此解脱男人的责任。其实,这个社会女人比男人可靠,更何况,任何一个好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但坏男人背后有一群女性,反正我不好也不坏。不如马博士,十年背后就一个人,一个稀世珍品呀。但这样的男人容易让女人绝望,我指的是其他女人。

  记者的满腔激情应该投入到事业里去,几年来,我先后写作了几本书,平时采访,我从不听校长白活,进课堂。我基本上是个工作狂,夜里赶路。当然我偶尔也会累,就“写文学”。

  我要讲的是记者还要有个性!我所谓的个性不是性情或性格意义上的,我是指记者要有自己的追求,对事业的追求就是最大的个性,事业的发展就是最大的尊严。我们不迷信任何专家和学说,我们要敢于去实现自己的追求。

  记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比如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质量”的争论;关于“开放”与“高效”的争论;关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以及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什么的争论。

   汲取了以前光讲道理而无法说服对方的教训,我再一次埋头做自己的实验,目前我兼任着几个县区的教育顾问,除此,我在手把手做我的“共同体”,现在已发展为八所学校,我提出这样的理念:打造“共同体”利益。

   创办“共同体”杂志,我的具体计划是让每一个成员走好三步路:第一步是利用一年时间,成为地区课堂师范校,第二步成绩领跑当地,第三步那就是由我出马,打造成全国名校;我还提出学习杜郎口要“照搬照抄”,因为“课堂拉链”的教训就在眼前,中国80%的教师不会也不习惯于思考,不具备批判资格,凡是你让他扬弃,他会“哈姆雷特”。另一,我们的传统课堂是“一桶水”与“一杯水”,很遗憾教师背着“空桶”胡说八道,混惯了自然拒绝学习别人,因为学习需要付出,学习需要革命,正因此我把课改叫“课变”,像“兵变”“政变”一样,不从这样的高度上认识,课改就像当年康、梁维新,失败的一定的!

  杜郎口之于中国教育的意义好比“放大脚”和“剪辫子”,大家想一想,当年的中国人是多么贪恋着脑袋后面的猪尾巴,你就知道推广杜郎口有多么难!但正是因为难,才生发了我存在的意义,我的人生理念是“让中国教育因为有我而改变”!有人提醒我,你这样注定会是一场悲剧,我不屑一顾,什么喜剧悲剧,许三多老师说人生是追求的“有意义”,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怪胎,我难道不举起一把叫“杜郎口”的手术刀才是喜剧吗?那么,我唯一要追求的是不让中国教育的悲剧变成我个人的喜剧!不做“革命家”就做“烈士”,反正不做猪和太监。

   我不仅在致力于打造我的“共同体”,我还建了我的“道场”,每周一期,举办我的“驾校”,至今一年多,培养了一大批流泪的教育。

   记者还要善于把真相告诉大家。黄冈采访,《第三只眼睛看黄冈》,弄清事实真相。

记者还要很深的专业造诣。我懂得一线教育是什么,需要什么?向阳小学的创新教育例子。

   我对大家从业的建议:

第一,   与其去社会媒体混日子,不如去专业媒体求发展;

第二,   不管去什么媒体,都要乐于经历很多的人生考验,要记住里尔克那句话:成功意味着什么,挺住就是一切!

第三,   不做个碌碌无为的人,更不做贱民和贱人!

要饱含激情,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燃烧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就这样当校长
后一篇:我们的宣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