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教育学的格局
http://blog.cersp.com/18893/1275701.aspx
刘良华
1.教育学的起点是“人的目的”,人的目的派生教育的目的,也派生教育学的目的。
2.人的原始目的是“身体”。“身体的狂欢”是人的原始目的。
3.身体的狂欢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安全”从来就意味着:
第一,免于自然灾害之苦;第二,免于他人的敌视。
前者构成知识之学(即科学),与之相应的教育学是“知识教育学”。
后者构成政治之学(即政治学,广义的政治学含“伦理学”),与之相应的教育学是“政治教育学”。
4.只有三种教育学:身体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政治教育学。
身体教育学是后两者的目的。知识教育学与政治教育学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
将身体视为知识及政治的根本,这是一个思路。
此外,当然可以承认:为知识而知识有独立的学术趣味。也还可以承认:与人斗的政治之学也有独立的趣味。
5.知识教育学讨论人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发展科学。
它的主体是“课程与教学论”。
6.政治教育学讨论“他人”。知识的重要程度,不会超过“他人”及其的“交往”关系。
7.人居住的世界由四个元素生成:天、地、人、神。
天是天堂,它生长出宗教之学;
地是实际生活,它需要常识与科学知识。
人是自身。它需要狂欢的活力。
神是他人,由是他人中的权威。没政治智慧的人总是得罪他人。得罪他人,自身就陷入地狱。
8.知识、政治构成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线,身体是平行四边形中间的斜线。
知识之线与政治之线的长度与高度决定身体之线的长度与高度。
但身体之线的长度与高度,必带动知识之线与政治之线的长度与高度。
9.所有的教育及教育学只在于“保卫身体”。
身体教育学只有一个追求:让身体有足够的意志与活力,让身体狂欢。
为了身体免于干扰,身体教育学必须依靠知识和政治(知识教育学和政治教育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