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农村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试成绩居倒数之列,如今,杜郎口镇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
本采访的视频资料请登陆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content_4436858.htm
新华社XHTV济南专电:(记者:赵大勇 朱晓光 别培辉 李云平)
开放的课堂放飞学生的理想(同期:会合作的人就是会学习的人。掌握了学习方法将是学习进步最大的人。)自主教学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同期:最终还要让学生学会,必须从主人的角度考虑,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敬请关注《新华纵横》——“杜郎口教学模式”调查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6204031717533281819719.jpg
主持人:刚才大家看到的并不是某所学校的自习课,更不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而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中学初二学生上的一节语文课。这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农村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试成绩居倒数之列,如今,杜郎口镇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6204031717535933141720.jpg
解说:杜郎口中学坐落在杜郎口镇约1公里,距山东省茌平县城23公里。走进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教室,记者看到,教室的四周全是黑板,没有讲台,课桌分组集中排列,学生对面而坐。这是初二一班的语文课预习时间,学生们正在大声郎读课文《口技》。语文老师史金凤在学生间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提个问题,进行着指导。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620403171753859784121.jpg
杜郎口中学教师 史金凤:
这节课是《口技》预习课,现在他们正在进行预习,根据早上(老师)的指导来预习。
解说:在杜郎口中学,每个班的学生分为6个组,自主完成学习。每一次新知识的学习都分为3节课完成:预习,展示和反馈。
杜郎口中学教师史金凤:在我们这里,没有预习就不能上课,预习一定要透彻。接着就是展示,展示的内容就是他预习的精彩的内容,小组共同打造的内容。反馈就是对知识的巩固。
解说:学生通过对《口技》这篇课文的预习,第二组的学生刘欢想出了一个点子,他和组里的其他几名同学用一段自编的相声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杜郎口中学学生刘欢:这节课学的是口技,相声就是原来的口技发展而来的。我讲的是现在的相声就是原来的口技。这是围绕口技的主题。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720403171753109866922.jpg
解说:记者在杜郎口中学采访期间,走遍了学校两幢教学楼的20个教室。每节课几乎都是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任务——小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杜郎口中学的一节物理课,老师按照学习重点布置下典型习题,由学生自己分组解答,然后互相讨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随时提出来,由明白的同学给予解答。基于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一道物理题目学生们能有十几种解题方法。
杜郎口中学学生高加良:不会的问题和同学们讨论,会的问题和同学们讲。会合作的人就是会学习的人。掌握了学习方法将是学习进步最大的人。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720403171753390230223.jpg
解说: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杜郎口中学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老师们除了精心钻研教材备课外,就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过程,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经过反复的自主思考自我训练,从而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杜郎口中学教师史金凤:学生至少占35分钟,老师(指导)三五分钟就行。不用太长时间。
解说:学生自己展示35分钟,老师指导10分钟,这是被称作“10+35”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正是凭借这种模式,杜郎口中学从8年前全县23所初中的考试成绩倒数第一名一跃位居前三名。说起“杜郎口模式”,就不能不提到杜郎口中学的现任校长崔其升。1997年,崔其升担任杜郎口中学校长时,这个中学已连续10年在全县23所初中中考成绩排名倒数第一。为了找到出路,崔其升经常到教室听课,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对老师教学的看法。有一次,一个学生告诉崔其升,老师讲的课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这句玩笑话让崔其升深受启发,他决定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们,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力。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720403171753640205924.jpg
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教师这一块的潜力没有多大,学生的潜能应该说是有好大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从让老师退下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行了“0+45”的实践模式。
解说:所谓“0+45”就是让老师在课堂中,有关知识方面的不要讲,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人人参与。不让老师开口讲课,不但老师们有意见,家长也不同意,一时间,茌平县教育局几乎每周都要收到反映杜郎口中学问题的群众上访信件,聊城市教育局、市内各媒体对崔其升的名字也不再陌生。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720403171753906633825.jpg杜郎口中学教师高俊英:不放心,认为孩子们不会。感觉到讲好几遍,甚至上课讲,自习也讲,那考到原题的学生还是做不那么完美。忽然不讲了,孩子们能会吗?我是这种心理,其他老师也是一样心理。
茌平县教育局副局长
谢金国:老百姓给了教师工资了,教师不上课了,还要老师干什么?这是一种典型的说法。还有的说,你课堂乱了,你怎么收拾?再一个就是你崔其升能够走多远。
解说:成绩说明一切。1998年,也就是杜郎口中学实施教学改革的当年,该学校在全县学校排名中由第23名上升到第17名,第二年又上升到第14名。一时间,反对的声音渐渐地小了。在崔其升带领下,杜郎口中学不断完善教学改革,课堂完全由学生做主改为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从2003年起,杜郎口中学的排名连续3年位居全县前三名。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8204031717531563160726.jpg
杜郎口中学教师
高俊英:我现在感觉非常好。毕竟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事,你再教,再包办那只是作为老师的责任。最终还要让学生学会,必须从主人的角度考虑,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真正起到最有效的方法,起到好的作用。
解说:2000年,第一批杜郎口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参加了中考。这一年,杜郎口中学的排名达到历史新高,全县第四名。2005年中考,该校486名毕业生中的268名报考了重点高中——茌平一中,被录取的有267人。这些个性张扬的学生能适应高中的生活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茌平县一中。
茌平县一中高一年级主任
赵国林:有一部分学生有这种感觉,总感觉在初中的那种学习方法到高中的学习方法的转变,感觉不大适应。有给老师提(意见)。比如说上自习,他们下位商量问题,老师就得干涉这个事。干涉这个事他们就不愿意了,认为我们在初中就是这样学过来的。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820403171753421652327.jpg
茌平县一中学生:在初中的时候,自己已经锻炼出独立思考,再加上老师的辅助,帮助,那么许多许多题就可以解出来。刚开始也是比较不适应,但是后来我改正了,积极配合老师的思路,紧跟他的思路,然后超前他的思路,不断自己去想,去创新。
解说:茌平县一中教务处韩主任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在高中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很强,学习成绩也不错。在前不久,学校还专门针对杜郎口中学毕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展开了一次专项调查。
茌平县一中高一年级教务主任 韩世义: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04/17/xinsrc_5820403171753687792528.jpg
记者:这个统计说明什么问题呢?
韩世义:说明杜郎口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以后他对高中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
解说:目前,聊城市教育局已经下发文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改革模式。茌平县一中即将开展的教学改革中,也将部分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
主持人:人们都说,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杜郎口中学走出的这条路也许还要继续经历时间的验证,但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培养自主自信,勇敢有为,谦逊合作的人,杜郎口中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好,感谢收看本期的《新华纵横》,明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