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资金怎么办学?
假如没有资金,也没有好的师资怎么办学?
假如没有资金、没有好的师资、也没有好的生源怎么办学?
假如没有资金,没有好的师资,没有好的生源,没有专家引领,更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学?
那你去杜郎口寻找答案!
试问,为什么杜郎口可以一鸣惊人?每天可以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近1000人前来参观学习?纷至沓来的人,送给杜郎口的几乎全是赞誉,称他们创造的是教育奇迹!杜郎口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成就,它之于中国教育的是一种指导性很强的现实意义,至少可以规避一些所谓办学条件的不足,当然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可以“堵”住办不好学的所有校长的借口!
杜郎口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比如中国的教育根本不需要什么理念,说实在的,这么多年我一直在重复着一件毫无意义的事,那就是撅着屁股不停地替专家们"揩屁股",你想呀,原本又白又嫩的婴儿,可爱得让人怜爱,可专家们非要往这孩子身上抹屎尿,(台下有人作呕吐状).
把话说回来,我不是刻意和专家过不去,更没什么个人恩怨,你想我连专家是谁都不知道,又咋谈得上个人什么好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原本纯净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让许多人惶恐得无所适从,这就是专家.
其实,中国的教育界飘扬着太多的浪漫,比如新教育.简直是胡说八道,竟然却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叫好!想想有多少孩子交不起学费吧,棉队这样的孩子,再鼓吹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对,我口误,是什么“三大行动、八大什么什么的”,俺懒得费脑筋。一个连电脑都没见识过的孩子,你要求他建设数码社区?
假如你要替新教育狡辩,说俺只针对城市里那部分孩子讲的,那我真的要拍桌子骂你了,城市里的教育早“精英”了,俺还需要你们一帮子废物去故意“拉大”城乡差距?一个不能解决中国教育整体提升的教育,敢张狂到叫“新教育”?
啥叫数码社区?啥叫书香校园?
啥叫把课堂还给孩子?
啥叫创新教育?
我现在告诉你,杜郎口的课改在理念上是叶谰的,叶老太太的话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可惟有杜郎口人探索了一条还给孩子的方法!这就是杜郎口的课改!
我现在再告诉你,胶州市向阳小学同样用自己的智慧演绎了什么是活生生的创新,其边变角角充盈和闪烁着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全部教育内涵。这就叫创新!
所以,我们缺失的不是理念,而是行动!
是操作层面上的东西。
聊城市教育局孟局长在全国教科所长会议上讲:你们今天一个理论、明天又一个理论,我们到底要选择哪个?这个理论好、那个理论好,到底哪个理论才治愈中国教育的顽症?
孟局长还说,教书就是农民养猪,谁养得好谁的方法就好!
请注意,孟局长讲的是“方法”,而拒绝和置疑的是理论!
现在,让我们沉下心来探讨教育问题。我们能不能务实一点,抛开课堂“艺术”不谈,回归到课堂的本质上来,先谈谈课堂“技术”?要驾驶汽车必须首先学会“驾驶”,假如我阅读汽车杂志或者聆听汽车专家的报道就可以驾驶汽车,那还要驾校干什么?所以,我在杜郎口搞的“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就鲜明地亮出一个口号:课堂驾校!先要老师们学会驾驶,才是一个务实并且有良心的教育人应该做的。
我每周一期的培训,场场爆满,每期我限招50人,上一期竟然有97人之众,不是说我培训搞得多好,至少我是面对“教育大众”的。所以,谈课堂“艺术”是设置迷障,只会让我们本该清醒和冷静反思自己的中国教育,更加迷茫。
早在三年前,我替新教育敲响过丧钟,现在,谁都明白,假如新教育不在课堂实践上寻求突破,那只能是死路一条,转向才是出路,转向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吗?
说了上面的话,我开始批评玉龙了。说实在的,玉龙一开始的定位是错误的。他撇下一线广大教师不管,却硬着选择那些明显有“病”的人埋头打造,你看看吧,似乎越是症状越重他打造得越欢,可打来打去,不仅有病的更加有病,反而连自己也搭进去了。从教师之友到第一线教育论坛,为什么三年换一种生存方式?因为玉龙选择的那些人,大都是校长厌烦、同事排挤的人,这些人既不君子也不流氓,无非是嘴皮子上的那点东西,遇到流氓装孙子,遇到君子耍流氓,坐而论道可以,一旦遇到需要他们鼎力相助,却一个个一幅无赖模样,既不儒家更不佛家,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要钱没有,要命病恹恹半条。这些人怎可以助你成就大业,要成就大业必须潜入民间,到一线教师里去,那里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等着你,所以玉龙连基本的生存法规都不懂得!作为兄弟,我一直把他当兄弟的,我憋不住,所以说了,说了就会得罪人,但你要“团结”的那批人,恰恰是我要剔除的,所以我清雅得罪他们,得罪了省心!
批完玉龙,我要批我最钦敬的好朋友卢志文,作为翔宇的缔造者,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赢得了翔宇的辉煌。假如说当初办学是尝试螃蟹,难免有些杂音,需要他不遗余力地去宣讲“文化”的话,应该说效果很好,当光靠讲“文化”,如果披着一件华丽的外衣,早晚会有被人“识破”的那一天。翔宇今天的发展,其实早就度过了初创期,现在需要做的是同样要潜下心来,回归到教学上来,去开创翔宇真正的基业。
当几乎所有人都批评黄冈的教育时,请问,谁真正去了黄冈,并且抛开成见去破解黄冈?看一看黄冈高考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卢兄,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黄冈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它的巨大成功源自科研,我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是“漫天撒网”,让学生去“无涯”的海里去遨游的话,那黄冈的教育是“翁中捉鳖”,正因此黄冈才有时间去发展孩子的“素质”。一提黄冈就嗤之以鼻,是一种浅薄!
所以,我希望卢志文先生,能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去探索出一条崭新的路子出来。需要说明的是,靠新教育这帮人是办不了事的,他们走得已经很远,却是在一条歧路上!好的建议应该是组织自己高三的一线教师,研究高考,并且研究怎样应对高考,这才是人性化教育!把孩子从繁重而无目的的摸索里拖出来,岂不是人性化的教育?我因此建议翔宇成立自己的“高效教学研究院”,除了“文化”,翔宇还应该有另一只翅膀!
卢志文在线有个斑竹叫什么美丽姿色,因为是山东人,我顺便提醒她一句:别整天上蹿下跳的,认几个师傅就能成教育家了?同样是山东人,该学学张萍校长,沉下身子干点校长该干的事吧,并非去了西藏自己就是活佛,也并非拜了佛祖自己就是菩萨,爱听不听,随你!
我就一并得罪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