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人陈立红
诗人陈立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23
  • 关注人气:27,4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子:最后的坚守者——读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随感

(2007-11-05 09:08:10)
标签:

艺术赏析

梅子

评论

陈立红

诗集

文明的呼唤

随感

坚守

诗歌

同学

分类: 诗集《文明的呼唤》
最后的坚守者
——读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随感

 

文/梅子

 
  正是满山红叶的时节,立红的第一本诗集《文明的呼唤》(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9月版)横空出世了。听此消息,心头升起的与其说是一种欣慰,还不如说是一种叹服,和一种深深地感慨。

 

  一页一页地翻阅着这本凝聚着立红20年创作心血的诗集,我的记忆之匣轰然开启,一些被岁月淡化了的点点滴滴慢慢浮上记忆的心海,立红的影像愈来愈清晰。那个和我曾经在1983年上初三时同学一年(确切地说是同校一年)、为了追寻心中的作家梦而孜孜以求、孤身漂泊多个城市的单薄而文弱的大男孩,如今已成长为共青团中央“血铸中华”“民族魂”网站的一名执行主编!这其间的坎坷、艰辛和孤独不是常人所能体味的。这是一条遍布荆棘崎岖、需要用无尽的孤独和无畏的意志去行走的文学道路。很难想象,一个从豫西南山沟沟里走出来的文学青年,一路风雨跋涉到京城,如果不是心中有梦,如何能坚守到现在!

 

  学生时代的立红在文学写作上是极富才情的。他的文章在学校广为传阅,我就是在那时知道了他的名字。但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同学一年从没说过一句话。一年后我进了师范,他上了高中,为了那个共同的文学梦,我们开始有了书信往来。记得立红的信总是很长,厚厚的一沓,班里的女同学很是羡慕(她们以为是情书呢,呵呵!)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很纯很纯的美好时光。后来听说立红偏科严重,一门心思全在文学创作上,而荒废了别的学科,最终没能进入大学门槛。这成了立红永远的遗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利用一切机会继续学习,后考进郑州大学作家班,以圆自己的作家梦。捧读他的诗集,字字句句随处可以看到他的成长历程:坎坷、艰辛、孤独,却又处处充满思考的精髓。“诗随往事/在田野里流浪/风风雨雨/却找不到一个栖息的地方/虽然各种教材都说/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诗之小屋》)。与立红相比,我的人生之路相对要平坦地多。不满20岁就走上工作岗位,早早就有了一个还算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正是这种安逸让我与诗的距离愈来愈远,正像立红在诗中写的——“现在,人们只在/孤独痛苦或失意的时候/想起诗歌/才发现诗歌如同小麦和水稻一样/是饲养精神的基本粮食/才发现诗歌如同远古的神谕/与我们的血缘刻骨切近 /才发现诗歌的暗示或召唤/是人类绵延不绝的原因”(《诗歌精神》)。

 

  像火把沙炼成了金子,把纸烧成灰,与其说立红是在写诗,不如说他是在用一腔真诚营造精神生态的文明;这既是对文明失落的一种呼唤,又是对真善美的一种苦苦追寻。在立红营造的诗意中,我能看到一种纯净的精神在坚锐地闪着光。从他的字里行间,我能读到他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感恩和希冀,是如此的广袤而深邃。“我看不见摸不着你,/只有一个遥远而朦胧的声音自冥冥中传来,/日夜扑打着我的梦证明你的存在,/在远古和江河里面,/在土地和语言下面,/在思想和行动前面,/目光所触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你潜伏的形式,/意识所闪的每一个意念都是你法定的语言”(《祖先》)。“板结的岁月和秋夜一沟沟翻开了翻开了,/星星和汗珠若种子般埋在深情的土地。/在空旷、深邃而肃穆的天宇下面,/父亲啊,/你的吆喝声如鲜亮的鞭影,/远远地敲打着城市的窗扉,/让咖啡色的梦更加柔软而温馨,/让你流浪省会的儿子那充满噪音的双耳顿然聪慧”(《农父》)。而立红的《理解亚运会》,诗的张力更强,可以说,横跨时空,思接千里,是一幅中国近代历史的袖珍读本:“理解亚运会,/要先读一读中国近代史,/闻一闻鸦片战争的硝烟,/和1840年的血腥。/再把《南京条约》、《辛丑条约》/把一千多个沉重的国耻堆积起来,/将我淹没”(《理解亚运会》)……这些沾满历史风霜的文字,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洞察历史、审视现实和展望未来的窗口,在喧嚣浮躁中呼吸清新智慧的空气,欣赏到宁静永恒的风景。

 

  其实,树根在地下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树冠的辉煌,而人生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三毛牵着骆驼横穿大漠,没有想过一生的绚烂将由此绽放;凡高用狂野的灵魂泼洒心中的向日葵,不会想到终有一天他的精神会奔放而升腾……天空没有鸟儿翅膀的痕迹,但它们已飞过。晋书有句:“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这大概就是有作为者与芸芸众生的本质所在。在此,我借花献佛,把这两句诗送给立红,作为对这本诗集出版的贺礼吧。祝愿立红在以后的创作之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

 

  感冒中,写的有点语无伦次,见笑了。应该感谢这次感冒,让我能静下心来,好好品味立红的诗歌。其实,收到诗集就想写点什么的,正巧立红也在博中留言让我写个评论,但因事儿多,一直拖到现在。今天到立红的博客中,看到那么多朋友写的评论,很是不安,感觉很对不住立红,于是有了上面这段文字。严格说来,这不叫评论,只算是一点点感受而已,实在不成样子。有很多体会还没写出来,以后补吧。请立红见谅。

 

来源:梦的驿站博客 2007-11-04 22:40

 

诗集评论

 

刘向阳:黄钟大吕奏响时代的强音——评诗集《文明的呼唤》

梅子:最后的坚守者——读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随感

若云:灵魂的吟唱——陈立红诗歌印象

 

张中坡:诗人,为梦想守灵——评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

 

陈广宝:跨上思想之马纵横——评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


诗人印象


花洲姝媛:纯净的诗心 深沉的责任-诗人陈立红印象

 

刘向阳 致立红君:朋友遍天下,逐个寄诗集

 

“梅老邪”崔鹤欺负老实人立红:光说人,不说诗

 

相关报道

 

填写《中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登记表》

 

一千里寄书为签名 周同宾老师见怪否

 

《人民日报》报道诗集《文明的呼唤》

 

光明网《文化日记》8日记录诗集《文明的呼唤》出版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