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云:灵魂的吟唱—陈立红诗歌印象

(2007-11-03 14:14:02)
标签:

艺术赏析

若云

陈立红

诗歌

印象

文明的呼唤

开封

诗人

灵魂

吟唱

分类: 诗集《文明的呼唤》
  立红先生在我的博客里留言之前,我不知道还有他这样一位诗人。在我帮他联系到两位昔日开封的诗友的同时,我也有幸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诗歌,一首首震撼了我心灵的诗歌。适逢立红先生出版了诗集《文明的呼唤》,我在电话中求索,立红先生慨然应允。几日后我去单位上班,办公室主任拿过去一个牛皮纸封对我说:“你的共青团中央寄来的邮件。”我心里疑惑,我没有在共青团中央的熟人和朋友啊。拆开才知道,是立红先生寄的诗集到了,我只知道他现居北京,不知道他在共青团中央工作。
 

  因为我给卖报诗人徐根泰写过介绍文章,立红先生很欣赏,就说要看我写的评论。我热爱诗歌,喜欢阅读,偶尔也写,但我是不敢写评论的。我是一个业余诗歌爱好者,写评论就更是业余,虽然也写过几篇关于几位朋友的诗歌的文字。我不懂得任何诗歌技巧,全凭一种直觉去感受,这种直觉就是直接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那些能在我心里引起共鸣、引发感慨、引起波澜的诗歌就能得到认同。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寻找的过程,我一直在寻找着我心中的诗歌。

 

  翻开立红先生的诗集,初读《祖先》一诗,一种恢宏博大、奔放豪迈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再读下去,我没有想到,我没有思想准备,他的诗歌与我读到的周围的很多诗歌不同,对于心灵的冲击力太强。我没有一口气读完,我需要放一放,我需要把心神全部打开,把精神高度凝聚,然后我才能跟随他的诗思一起飞扬,跌宕起伏,和他一起跨越千山万水的古老空间,和他一起感受黑夜、厚重岁月,和他一起回望家乡、父老乡亲,甚至和他一起了望世界、放眼全球。他的手笔贯通古今、纵横开阖那么自如,他的语言里有着丰沛的激情,果断、锐利、沉着、激越,时而又那么细腻、深情。立红先生在《文明的呼唤》一书的《后记》中说,诗是灵魂的吟唱,读着他一首首来自灵魂深处的吟唱,我的心被震撼了。

 

  我开始希望更多的了解他。我读遍书中的每一个字,《序》与《自序》《后记》,原来他是从河南桐柏县农村走出的诗人,并且他曾经在我所居住的开封这座城市生活过。我不知道他有过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但我从他的诗他的文字中理解到了他的心路历程。我想,没有经历过心灵的孤独和痛苦,没有爱家爱国忧民情怀,没有博大理想和胸襟的诗人是不会写出这些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呼唤文明、呼唤幸福和谐、呼唤和平正义光明的诗篇的。

 

  《祖先》《大手笔》《蜡烛倒下之后》《农父》《读夜》《春节组诗》《犹如伟人进入思想》《日出东方》等诗歌让我一读再读,不忍释卷。立红先生还有不少诗篇写的也是我所熟悉的人物、事物、场景,《老包》《焦裕禄之歌》《赞美铁塔》《走向街头的菊花》《看黄河大桥去》等,可能是他在开封生活时期的作品。我遗憾我在他走了之后才来到这座城市,但我也庆幸我终于还是与他的诗歌相遇。

 

  我感觉到立红先生是一位真诚的、有定力的、充满自信的诗人,他的诗歌里充满了当下的主人公意识和担当的责任和勇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现在的工作性质,使他能够站在一个俯仰历史、观照古今的角度,使他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更重要的也许还在于心灵的不断探索、沉思、开悟和超越,它有着一个以艰难、困苦锤炼勇敢、坚毅意志的过程。一如他诗句中所写的:
         

           “黄金藏在矿石中永远还是石头。
          只有剔除杂念的屏蔽,
          才能获得纯粹的新生。
          于是你挤上传送带,
          跳进选矿机,
          大胆地来一次自我否定。
          为了打造钢铁的性格,
          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

             ——《铁矿》

 

  立红先生在《自序》中说,出版这部诗集,“既是向充满激情的青春年华的告别,更是要审视自己的来路和所处的时代,寻找突破口打开更加广阔、更加豪迈的诗路。”
   
          “这就是冬天的乔木,
           赤裸、正直、稳健,
           独立在大雪纷飞的天宇下面,
           在自然的中心,
           犹如伟人进入思想,
           海纳百川,
           气吞山河,
           是那么成熟、自信而泰然。
           羞怯与冲动都只是夏天的事了,
           现在,他们毫不掩饰什么。
           大地在夕阳中隆起,
           枝柯的指向鲜明而有力。”
               ——《犹如伟人进入思想》

 

  我想诗歌中这棵冬天的乔木的意象就是思想已经成熟、稳健、从容、自信、泰然的立红先生的写照。立红先生正值年富力强,“伟人已经进入思想”,他诗歌中精神的指向犹如“冬天的乔木”的枝柯的指向鲜明而有力,他感应着时代的召唤,书写着人民的心声,为中华文明的复兴而呐喊,为世界文明的融合而歌唱。一位信仰、追求伟大和崇高的人,他的灵魂和作品就会一直向着伟大和崇高提升。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的引领。

 

  阅读使我多了一份灵醒,我有着这样的阅读经验,每每阅读过好的作品,打量世界的目光便会被刷新一次。读过立红先生的诗歌,我再回过头来打量我自己以及周围的诗歌,我发现我的目光也已经有所不同了。

 

  一位博友在我的博客里留言说:“立红是我们河南的骄傲!”

 

2007年11月2日

 

来源:若云博客 2007-11-03 09:09:50

 

诗集评论

刘向阳:黄钟大吕奏响时代的强音——评诗集《文明的呼唤》

梅子:最后的坚守者——读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随感

 

若云:灵魂的吟唱——陈立红诗歌印象

 

张中坡:诗人,为梦想守灵——评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

 

陈广宝:跨上思想之马纵横——评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


诗人印象


花洲姝媛:纯净的诗心 深沉的责任-诗人陈立红印象

 

刘向阳 致立红君:朋友遍天下,逐个寄诗集

 

“梅老邪”崔鹤欺负老实人立红:光说人,不说诗

 

相关报道

 

填写《中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登记表》

 

一千里寄书为签名 周同宾老师见怪否

 

《人民日报》报道诗集《文明的呼唤》

 

光明网《文化日记》8日记录诗集《文明的呼唤》出版事件

 

(全部链接均来自本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