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亲情友情刘向阳陈立红北京广州诗集文明的呼唤 |
分类: 诗集《文明的呼唤》 |
此时,我不能安枕,必须给我的朋友立红君写点东西了,否则,内心深处是将拖欠他的情感和文字上的双重债务,对不起他的两次寄书。
立红君的诗集——《文明的呼唤》于9月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诗集面世伊始,即向圈内朋友赠阅,也真难为他了,朋友遍天下,逐个要邮寄,陪了书钱,再陪邮资(请原谅,现在是市场经济,算帐算习惯了)。我有幸被告知,也将得到一本书,心中甚喜(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朋友赠书是可以接受的,其它赠品多半不敢要。赠你一个小姐,敢要吗)。于是,每天下课之后,经常到收发室查看一番,书还没有收到,倒是差一点博得了收发室更年期妇女的青睐(女人都是很敏感的),吓得连收发室也不敢去了(因为妻子在学校耳目众多)。
在想要赠品的煎熬中度过月余,我还在耐心地等待;立红君终于按耐不住,先是在网上询问,接着发短信息,最后是干脆电话打过来:“还没有收到?我再寄一本,这一次搞成特快专递……”于是,这就有了文章开头所说的两次寄书的缘由。
哎,这都怪我自己虚伪,害了朋友。我所在的学校,原来的名字是广州大学城建学院,现在的名字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我为了虚荣,经常向朋友们夸耀前者,省略后者,过去还管用,这一次终于自食其果。这还要怪学校地处从化,地方太偏僻,偏僻地方加偏僻学校偏僻加偏僻人,就造成了上述结果。
还是特快专递厉害,第二天书就收到了(这年头,多花钱办事就灵)。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立红君第一次寄的诗集也同时收到了,这就等于拿了双份赠品,似乎不合乎厂家促销的准则,我又一次不安起来,于是拨通了电话,“什么,收到了两本,好哇,你们两口子一人一本,免得打架……”立红君在另外一端笑出声来。我心里想:要真是一人一本,我还有个上初中的儿子呢!至于为什么第一次寄的诗集也同时收到,我认为那是人家广州大学来了个查无此人,正准备退回原处,又一看原处是团中央,不敢随便退回,于是才转到我这里。
今夜本打算给立红君写个评论,但是,已经连续坐了10个钟头(8个钟头在编稿),腰疼屁股也疼,评论就不写了。这都是兼个执行副主编给害的,立红君也是个执行副主编,应该明白个中奥妙。所谓执行副主编就是主编发话、副主编执行。在这个世间,大凡带一个副食品性质的编,不管煮不煮,日子都不好过。带着虎鞭,连老虎都得到处躲闪,虎犹如此,何况人乎?就此搁笔,他日再编。
来源:谭山剑主刘向阳博客 2007-11-03 04:41
诗集评论
■刘向阳:黄钟大吕奏响时代的强音——评诗集《文明的呼唤》
■梅子:最后的坚守者——读陈立红诗集《文明的呼唤》随感
诗人印象
相关报道
(全部链接均来自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