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韬光养晦文化 |
分类: 中西文化 |
话说李总理在文萊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按照老套路说了这么一句很中式的官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hina
I
内什么,现在不管中国官方如何说和平发展,美国他们就是老大不大相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听说中国有个“韬光养晦”的方针。这“韬光养晦”一词被美国国防部在近年来的《中国军力报告》的文件翻译为“hide
另外,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将“韬光养晦”译为“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意即“隐藏能力、假装弱小”;“conceal one's true intention”,意即“隐藏真实目的”;“hide one's ambitions and disguise its claws”,意即“隐藏野心、收起爪子”。这些解读显然是把中国人看作是恶意的,只不过是在羽毛未丰之时暂时忍气吞声而已。
其实,这都是误读。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第6版《辞海》“韬光养晦”的辞条,将其解释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与此相关的释义还包括:“韬”指“弓袋”,并有“掩藏”之意;“韬光”指“敛藏光彩”,比喻“掩藏声名才华”;“韬晦”指“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
可见,“韬光养晦”的核心含意就是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有鉴于此,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曾专门发表文章,建议根据《辞海》的释义,再对“韬光养晦”进行准确翻译(2010年夏季号的《公共外交季刊》)。熊光楷将军在他的文章中引用了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2008年写的一本题为《后美国的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的书中对“韬光养晦”的译法:“hiding its light”,意指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这种译法应该比较接近中国人的本意。
[告各位新老读者:我最近开通了微信公共信号(微信号chinglish_zhaihua),以“中式英语大全”为题,算是《东方文化西方语》的一个子栏目,随时介绍中外时事中流行词的对应英语翻译和相关掌故,欢迎各位通过微信订阅、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