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话日本 |
因为出差,又误了一节日语课。好在同行的有一位日本同事,在车上就抽空向他讨教,实践逍遥网友所言的“学习型人生”。讨教什么呢?我想起陈微网友在我的群博客(http://zhaihua2005.bokee.com)上关于日语中“爸爸、妈妈”说法的长篇留言:
“这日文的爸爸妈妈果然有趣,我来不久就注意到了。日本人叫爸爸妈妈用尊称,什么?就是SAN啊,而且前面加O表示更加尊重。所以爸爸叫做お父(とう)さん,妈妈叫做お母(かあ)さん。后来有一回我在学校的家长会上听见人家自我介绍说,我是某某的はは,我就去问人家,搞明白原来日本人还把爸爸妈妈叫做ちち(记记),はは(哈哈)。我听了发音奇怪,以为是三岁小儿叫父母的用语,不料正好相反,ちちはは那才是正式的称呼,相当与中文中的父亲母亲。难怪家长会上才听到这样的称呼法。
お父(とう)さん,お母(かあ)さん是日本人常用的称呼法,大家都这么叫 - 我邻居三岁的女儿就这么叫她的父母。不过我女儿说三四年级的学生有把O去掉,直叫とうさん,かあさん的。
至於爸爸妈妈?没听见这样,或者甚至相近的发音。我觉得奇怪,我们这世界都差不多都爸爸妈妈,怎么日本人与此毫不相干?问来问去,哈,大家知道为什么?
日本离我们中国人近,离那俄国佬也不远啊,据说俄国人叫他们的爸爸妈妈就这么个发音法 - 记记哈哈,大概前苏联的其他国家也有这么叫的。那可不就是了!嗯,仔细再看看,不准还有别的日本受了北方来客的影响呢。日本人好带头巾,不象俄国佬么?
加一句,ちち汉字为父,读音记记,はは汉字为母,读音哈哈。大家又看到个例子了,日本人进口一个汉字,就大加利用,原来已有的词汇有发音而无文字的,就都安上那汉字。比如这里ちちはは就是,读音一定早于汉字,汉字进口来后就用上了。书面文字写成父母,而读出的时候就成ちちはは,而非お父(とう)さんお母(かあ)さん中とう和かあ音。日本人本事大吧?所以现在日本受一般教育的人,比如我的日语老师,就写不出像样的汉字来,要好好写日语文章,不受高等教育想也别想。”
于是借着在车上百般无聊的机会向我的这位同事求证一下。果然,这位同事说,他的4岁的儿子叫他为Otoosan,即“お父さん”(音“欧头欧桑”);叫他妈妈为Okaasan(音“欧卡阿桑”),即“お母さん”。我不甘心,追问他还有没有别的说法。这位同事说,在日本家庭中,恐怕有一半家里的孩子把爸爸叫papa、妈妈叫mama,恐怕是受了英语的影响。有时他自己的孩子也这样叫,每次他都更正孩子要叫“欧头欧桑”。我继续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法,这位同事说,在谈论到父母的时候,父亲是Chichi(ちち,音“七七”),母亲是haha( はは,音“哈哈”)。我问有没有人在家里叫父母“七七”、“哈哈”,同时想了想说,只有在过去武士的年代,才会把爸爸叫“七七桑”、妈妈叫“哈哈桑”。
搞清楚了爸爸妈妈的说法,我接着问日语中爷爷奶奶怎么说。同事不假思索就在纸上写了Ojiisan(音“欧基一桑”)和Obaasan(音“欧巴阿桑”)。我问汉字怎么写,这位老兄竟然说他想不起来了。好在他随身带了电子字典,这才查出相应的汉字是“爺”和“婆”。爸爸的兄弟、姐妹叫“伯父”(Ojisan,音“欧基桑”)、“伯母”(Obasan,音“欧巴桑”)。他还告诉我“孙子”、“孙女”在日语中说Mago(音“麻勾”),相应的汉字是“孫”。“兄弟”、“姐妹”是Oniisan(“お兄さん”音“欧尼衣桑”)、Oneesan(“お女市さん”音“欧内诶桑”) 。其中姐妹对应的汉字是“女”字旁加“市”,好像中文中没有这个字。不过这些汉字他都记不得,只是查了字典才写出来。
最后,我问他有没有哥哥,他回答说有。我问哥哥结婚了没有,他也给以了肯定地回答。我说那么你怎么称呼哥哥的妻子。他给我写下了这几个字:
義理 の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