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想到就说 |
今天(2005年10月14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Herald Tribune)上有两则关于中国的报道,两者没有关系,但是联系起来看很有意思。
在头版头条是该报记者Edmund Andrews发自中国四川的报道,题目是“斯诺要求北京修正不平衡”,副题是“中国人被要求在国内找增长点”(Snow asks Beijing to fix imbalances – Chinese urged to find growth at home)。斯诺当然是美国财政部长,他在四川的一个村庄参观的时候透露了布什政府在人民币升值部分达到目的以后对华政策的另一个主要的诉求:要求中国把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国内,而不要靠出口造成贸易摩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斯诺告诉中国人“多花钱、多借钱、少存钱”(spend more, borrow more and save less),也就是说像美国那样。报道中说中国人的储蓄率几乎是50%,而美国人的储蓄率是负值。
在第二版的显著位置发表的是Bloomberg News记者A Craig Copetas的长篇报道,题目是“中国加速艺术瑰宝的回归”(China is racing to get its art treasures back),说的是中国面临艺术品的短缺,在2015年前政府计划兴建1000座新博物馆,其中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要兴建32座,上海在2010年世博会前要建100座。为这些博物馆寻找艺术品(特别是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古代珍品)的任务据说就落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身上。文章中耸人听闻地说“世界收藏者应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收购战略感到担忧”,因为解放军不是生意人,他们会不计成本以超过市场价的来收购。
同一天的一张报纸,两则报道,一则指责中国只顾出口换汇,不花钱消费;另一则指责中国大手笔花钱,还把解放军搅和进来。但共同点都是,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全世界的精英们每天都在读这样的文章,日复一日,“中国威胁论”就是这样炼成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