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国骚乱:一个被忽略的关键细节

(2005-11-10 12:25:59)
分类: 法兰东西

 

法国的“暴乱”,中外媒体的报道和分析铺天盖地,我没有更多的补充,且看法国政府如何收场,给我们树立一个“冷静、理智、克制,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好榜样。除了大家都在谈论的政治、社会因素以外,我只提一个次要的但是关键性的细节——法国警察的素质。

 

 

自由浪漫的法国人有“制服厌恶”的倾向,遵守法律却不尊敬警察(与尊敬警察却不遵守法律的中国人相反),法语中对警察(Police)的土语、俗称有十数种之多:

 

Le flic, la poule; la bourre; la bourrique; la flicaille; les guignols; la machine à bosseler ; la maison Bourreman; la maison Cogne-dur; la maison poulaga; la poulaille;  la raclette; la renifle; la rousse; la volaille……

 

这些对警察的称呼没有一个是好听的,很多跟“鸡”有关。所以在一般法国人的心目中警察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甚至我听到过法国人把警察与妓女、Madam Pipi(看厕所的老太太)、税收稽查员一样认为是metiers honteux(不上档次不好意思和别人说的职业)。据我观察,法国警察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到过法国的中国人都在机场遭受过法国警察粗暴的对待,中国大使馆经常要处理相关的投诉,与法国警察当局交涉。前一阵子的所谓中国留学生间谍案,中国记者对法国媒体的不实报道颇多微词,但始作俑者乃是那些粗枝大叶的法国警察。

 

记得我刚到法国的时候,法国警察还没有权利在街上随意盘查行人的证件。后来右派政府上台,当时一脸凶相强硬派内政部长帕斯瓜(见图)主导通过“帕斯瓜”法,授予警察权利盘查任何可疑的人。当时舆论质疑警察如何判断谁可疑谁不可疑,帕斯瓜的回答是:谁像坏人就查谁!

 法国骚乱:一个被忽略的关键细节

 

那么在法国谁长得像坏人呢?答:马格里布人,即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人。法国特别歧视阿拉伯人,因为阿拉伯人大都是穆斯林,其次才是非洲裔的黑人。在很多法国人的心目中,在法国的阿拉伯和非洲人都是二等公民,要么与法国人争工作机会,要么靠多生孩子吃国家补助生活。虽然说深受法国人喜爱的球星齐达内就是阿尔及利亚裔,但是他个人的成功却无法改变大多数马格里布人受歧视的境地。可以想象,警察是受主流社会的某种歧视的,那些警察总得有一个发泄情绪的管道,最方便的方法是歧视和欺负那些比他们地位更低的人,这就是阿拉伯人和非洲裔移民。

 

可以这么说,法国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就是低素质的白人警察和阿拉伯和非洲裔失业青少年之间的敌对关系。这次因死亡而引起暴乱的两个孩子,一个是15岁的马里裔Bouna Traore,另一个是17岁的突尼斯裔Zyed Benna,都是生在法国的法国公民。据说他们本身并没有犯罪,逃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当时距离一个偷盗的现场距离很近,如果法国警察来了以后他们这些长得像坏人的人必然会被警察羞辱甚至虐待。

 

可以想象,如果警察有良好的素质和公正的公共形象的话,这些孩子也就不会莫名其妙的逃跑了,这么大规模的暴乱也可能不会这样发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