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2012-10-29 18:29:39)
标签:

唐小冲

大李段氏

林麦子

城市印象

杂谈

麦子和她的大李段到达上海的那天,是2012年的105日。

在此之前不断传来的消息,无非是,他们在周游东海列岛;他们在吃蟹、吃虾、吃贝、吃螺、吃越来越稀罕的长江刁子鱼,或什么什么海珍龙鱼、虎鱼和鲍鱼;说到底,就是吃各种各样的江河海的生物。看见类似信息,我眼前就会幻化出一幅鬼子进村的风云画卷:那得有多少江河海生物惨遭涂炭呀?

 

而似乎,仿佛就在转眼之间,那几个飒飒爽爽的日子就漂移出去了二十天之久。一查日历,--可不是嘛,这个金光灿烂的十月,又将进入尾声。人生真像是茫茫大海呀!天水一色,水在高处,云在更高处;意念中的扁舟或驾扁舟垂钓的人,其实根本都不会出现,有文字为据;

 

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毛爷爷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张宗子说:都市确实有都市的情调,但总是在一些异常的角落。如果地方是大众化的,就在一些异常的时间。再如果,地点和时间都乏善可陈,就是一些特别的事、特别的场合。。。《红色忍冬》。

 

幸亏如此。不然,人生多么苍茫而至虚无啊。

也许,就因为这个苍茫,我是不喜欢海的。所以,当我不断听到麦子钩子和大李段在跟海鲜死磕的时候,我是一点羡慕都没有的。海鲜里,我只喜欢少有的几样儿,比如皮皮虾、各类螺的片什么的,至于什么难得一见的海珍豆腐鱼之类,----入口即化的东西能好吃吗、能好吃吗?而我爱吃的一般都是:一、难吃的;因为难吃而很难吃饱,所以能通过不断地吃而充分满足食欲;而吃,是人生在世最大的一项乐趣;二、带壳带皮,有阻碍的。其实这一条还是第一条的范畴;因为带壳带皮带刺带骨头,所以总需要费那么一些周折才能吃到;而惟有费尽周折才吃得到的,才值得用尽心智和劳力去吃,也只有这样的吃才能带来成就感、从而吸引我吃。所以,当我驱车近百公里,到达沈家湾码头将他们一一打捞上岸的时候,心下里是怀有不小的幸灾乐祸的。噢,他们乘坐的是一艘叫“碧海2号”的海轮。从地图上看,他们上船的那一头,是密密麻麻像黑黑老鼠屎的几百座小岛中的一座,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像一根细细的线,将那个小岛与坐落在上海最东南角的芦潮港相连。

 

我的宝马“吱嘎”一声急停在几个人的眼皮子底下的情景,跟我预想的一模一样;映入眼帘的两枚面色咔白的文艺女青年,正不顾一路被海浪蹂躏所引起的不适在那儿临风拍岸呢;她俩的身边,当然是那位神采飞扬的男艺术家。伊背朝大海。因为离春天尚远,他的前面没有鲜花盛开,倒是有新鲜的黄土地和三三两两黑得很均匀的嵊泗帅哥。--没错,我从地图上早已了解到:沈家湾码头尚不属大上海管辖,因为它还在浙江省的版图上。

 

后来,我听见段娃说,105日的那天是个阴天。但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早晨抑或是上午,一直都是阳光明媚的。也许太阳的确是有的,只因为在高空之上,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不然,怎么解释当我从芦潮港那家叫“新印湘”的小菜馆出来,不经意一回头,分明是看见林麦子披着一身阳光一脸慵懒地倚在人家的门框上?只是不知道,她是否注意到那远远近近的许许多多的风车,在蓝天白云之下,像梦境一样不太真实?

 

的确, 105日的那一天,回想起来,的确有一种倏然而至、倏忽而逝的不真实感。也许,就像是一坛期许已久的陈酿,终于等到启封的那一瞬,却只听见“砰”的一声,坛子里已然空空如也,只留下一股奇香经久不散。

 

后来,段段说,唐小虫子得知我们在上海只有一天的时候,脸上有点儿茫然;

这个“茫然”用得准确。茫然不是兴味索然,而是,如同一个孩子意外地闯入一座儿童乐园,不知道该从哪儿玩起的那种恍兮惚兮。我可以玩任何东西,但只有一天的时间。这就是致命的东西。不过我很快就知道了,林麦子会留下来,她将在上海度过国庆长假的最后两天。

 

在回上海市区的路上,坐在副驾位上的段娃细声细气反复问我,我们要去哪儿啊?

我老是有一种错觉,仿佛段段总是在问:我们要去哪儿啊?要去哪儿啊?--其实我常常这样,我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许多活生生的现实幻化或者修改。到最后,我根本就分不清楚记忆里的某些事实,是不是真的发生过。

就是这样:我仿佛一直听见段段在对我如此发问,而我,却故意笑而不答。

--我怎么知道该去哪儿?我本来想带你们去田子坊去桃江路去绍兴路、去福州路的,去古镇高桥的。高桥镇,那可是出了不少名流和枭雄的地方啊。可是,因为只有一天的时间,我不知道到底该去哪里!

 

而歪在车上睡了一路的林麦子同学,从来就不会让我的预料落空。她果然跟我预想的一样,及时掏出了一个小小的本子。其实,我早就在私下里将林麦子命名为“林攻略”了。因为任何出行,林麦子一定不忘细细地攻略一番,并且将攻略仔细记在一个专用的小本子上,虽然她的那些攻略十有八九根本就用不上。她或许不知道,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攻略便成为了这世界上最尴尬的物事之一。

 

林麦子指着她那本小本子上的密密麻麻说,看,汉源书店在绍兴路27号,粒米书店在久光百货下面的三三广场;

这一说不打紧,我想起自己也有一本攻略本。掏出自己的那个攻略本,我一言九鼎:为什么我们不去新天地呢?

 

人世间的很多事就是这么莫名其妙。明明我一直对林麦子同学的攻略癖很不以为然,到头来自己却也莫名其妙亦步亦趋重蹈覆辙。难道那个近墨者黑的话,说的就是我?

 

段段还在犹疑。她说:那新天地跟田子坊有什么差别呢?

我大刀阔斧忽悠她说:差别嘛当然是有的。田子坊有的,新天地都有;田子坊没有的,比如原汁原味的石库门老房子,新天地也有;

其实,对于段段们真正有意义的区别,仅仅是:前者,是我和未村的小木一起游荡过的。。。也许,他们认识田子坊,就是从我和小木的博客始?

 

段段们当然是来过上海的,尤其是,他们一个人同胞的亲姐姐就生活在这个城市;另一个,与上海的距离,不过就是一个半小时的动车。

 

我们四个人,坐在新天地某咖啡馆的雨棚下说上海。段段说,某一次来上海,只记得人声、车流从耳边呼啸而过;再某一次,车流滚滚堵在进城的高速上进退不得,唉,到最后,就是根本就不想进城了。。。

 

我在心里暗笑,那还不是因为你不是跟我在一起!所以,在新天地游荡了一会儿、喝了一杯咖啡之后,我和林麦子交流了一个眼光之后会心一笑:到绍兴路去!

 

站在绍兴路的路口,段段停下了脚步。我们的眼前,是寂静甚至是有点寥落的小马路。虬枝百结的法国梧桐,静静地伫立,在窄窄的天空交缠成一道道树廊;零落的小汽车和自行车随意站在街边。灰灰的电线杆和纠缠成一堆堆的黑黑旧电线,因为背足了时而氤氲着一股浓浓的忧伤气息。矮矮的街灯像是睡意朦胧的眼睛。站在巷口,依稀有咖啡的香气从不知名的角落逸出。


其实,我没有告诉段段,在绍兴路这样的小马路上,我常常觉得我能望得见这座城市的忧伤,我能触摸到这座伟大城市对业已逝去的那些美好光阴的留恋。如果一座城市永远只有高歌猛进,而从无回望;如果一座城市永远只有大刀阔斧的GDP工程,而缺少一些游手好闲、四处游荡的人们;那么,这样的城市是缺少情调的。所幸,我们面前的这座城市上海,是野心的,也是阴柔的;是亢奋的,也是容忍和悠游的。是现代而崭新的,也是怀旧的。

段段站在路口喃喃自语:怎么跟我印象里的。。。不同呢?

 

当然。曾经,我在《背着大象上街里写过:《背着大象上街》时光走廊

 

其实,城市就好比一个人。一定要坐下来,聊一聊;走近了,观察了,揣摩了,才算得上是真的见到了;只有真的见到了,才能够隐约得出一些属实的结论。

 

后来,段段在文章里写:上海,我当然还会再来;

我相信。段段一定还会再来,对这一点我充满信心。人们在选择某座城市或某个人的时候,也许并不知道有什么缘由;然而,人们之所以会爱上一座城或一个人,其内在的理由却一定是存在的。

(未完待续)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1 林麦子和大李段  我校的新校区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2  寂寥绍兴路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3  神仙伴侣 悠游上海新天地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4  这里的每一件物品后面,都拖着四到五个肥肥的零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5  阴天的黄陂南路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6  坐落在绍兴路27号的汉源书店 通宵营业的城市名片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7  石库门啊石库门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8  未村的村民,在人家价值连城的沙发上安然休憩

几个人,和一座城(上)
图9  图中“拟建的大桥”即今日东海大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