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个傻子望着月亮

(2012-10-11 16:57:56)
标签:

唐小冲

中秋

桂花

未村

杂谈

我总是对季节的更迭十分敏感十分期盼,尤其是对最喜爱的秋天。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熏染的吧,中国的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所谓春容、夏姿、秋意和冬声,也许就是这种天人合一的结果。只可惜,在十月的上海说秋意,那实在有那么一点牵强附会。烈日当空,气温高企,绿荫水榭。怎么看,怎么还是一派夏日的景象。连全中国的人都在喋喋不休奔走相告心心念念的金秋桂子,也只是偶尔从某堵围墙的某角落逸出一丝两丝香气,而气若游丝。何故?盖因气温太高,还不到桂子开放的最佳时节。至于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秋意,估计尚需再怀想一些时日。

 

而落在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应该是最富有秋意的一个传统节日。那天,月华最为丰满。而花好月圆,是俗世里最温暖的祈愿了吧。中秋节的晚上,胸口别着半个手掌大的毛爷爷像的一个傻子,“啊呀呀”,张着大嘴,在大风里望着月亮。这竟是很多年的中秋节我无法忘怀而一再想起的一个景象。一个傻子,“啊呀呀”,张着大嘴,在大风里望着月亮。傻子在大操场那个高高的司令台上站到半夜,望月亮望到入神;尔后,他就在那一地的清辉下发表演讲。他演讲的什么记不大清楚了,却分明记得是指名道姓,说的事体条爪分明,好像说革委会主任和党委副书记,扒灰的扒灰搞皮袢的搞皮袢之类。傻子的演讲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的凌晨,也就是八月十六月儿渐渐隐退曙光初露时分,他的漂亮高挑的女儿睡醒了,一语不发,过来用兵气十足的眼神将他逼走。

 

我一直不知道,那碧天上的一轮冰月,会在傻子的心里留下什么印象。

而每年的中秋夜,我也是要望月的。我跟记忆里那个傻子一样望月望到出神。望月的时候,我会条件反射地想到跟月亮有关的唐诗宋词。因为高悬的那一轮冰月,会让根本不知诗词为何物的我顿生诗情画意。即便是怅惘,仿佛中秋月下的那些怅惘也是诗情画意的。所以说,跟月亮有关的那些唐诗宋词,应该是我此生建设文字审美主义倾向的起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条件反射的其中一种。正因为脍炙人口到妇孺皆知,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已然到了无静无思的地步,跟那个望月的傻子一样。所以现在,我举头望明月的时候,更多地会想到宋词,是刻意的;比如苏轼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有轻愁离恨呢,就诵姜夔和柳永。比如姜夔的这首《扬州慢。淮左名都》: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那真叫一个一见惊心。想象一下:清白若骨的月光、水光,映着一片娇红的芍药花,那该是什么景象?纵是再怎么愚钝无知或少不更事,泠泠月华下诵念这样的字句,也断会触目惊心或如雷轰顶而过目不忘吧?

 

而在我根深蒂固的观念里,中秋节是一定要与亲人一起过的。然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此事古难全。所以,怀离愁别绪的时候,适合读柳永的《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今人古人。一江水,一明月;依稀是千年同心共景,同悲同喜;那些已随着岁月烟尘走远的才子,早已经悟透了世态,人情及岁月,他们已然道尽了;我们,还能道什么呢?

 

而这个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宝宝独自在异国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中秋节的夜里,我住在朋友的郊外豪宅,饮酒,赏月,听鸣虫唧唧有声,流年似水如花美眷,倒也未见得有多少惆怅。即使有,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点闲愁吧。贺铸道:

 

借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为了应景,我将最后这句改成:桂子落如雨,虽然沪上的桂子尚未全开。而几乎就在同一个时刻,一个傻子望着月亮。不,是几个傻子望着月亮。

 

“啊呀呀”,几个傻子张着嘴巴,在大风里望着月亮,在桐乡。

许是江南昼夜温差悬殊的关系吧,桐乡的秋夜还是有几分寒意的。于是,傻子的胸口,紧紧拥着一床棉被。

几个傻子望着月亮

图1  一个傻子望着月亮
几个傻子望着月亮

图2  几个傻子望着月亮
几个傻子望着月亮
图3  啊呀呀,一个傻子望着月亮


几个傻子望着月亮
图4  傻子在胸口  紧紧捂着棉被
 --------------------------------------------------------------------------------------------------

插播广告:

《背着大象上街》,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21万字,定价28元;销售方式有3种:

 1、淘宝销售,地址:背着大象上街淘宝店;全价28元,邮费买方自付;江浙沪8元,其余地域12、15元不等(卖方选圆通速运承担物流);


2、上海及杭州的同学,可以直接进店购买:上海“季风书园”书店各门店(旗舰店在1号线陕西南路地铁站)、杭州“晓风书屋”(体育场店)均有售;

 

2、可以“卡卡转账”或“无折汇款”方式直接将书款打入下列指定账号,款到快递发货。书费每本28元,邮费自担;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洋泾支行,卡号:95599  8003  06578 26514,账户名:王冰;(在自动提款机上操作卡卡转账,无需开卡信息),

联系电话:1381 7801 4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