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五口之家到单身贵族

(2007-02-11 15:43:25)
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从前朝文献中辑录了一批人口数据,其中有东汉的,也有北宋的,两个朝代比较一下,您会觉得很有意思。

先看东汉:中元二年,全国427万户,2100万人,平均每户5口人;永平十八年,全国586万户,3412万人,平均每户6口人;延光四年,全国964万户,4869万人,平均每户5口人。

再看北宋:庆历八年,全国1072万户,2183万人,平均每户两口人;熙宁八年,全国1568万户,2381万人,平均每户不到两口人;元丰六年,全国1721万户,2497万人,平均每户不到两口人。

上述两组数据,分别是东汉朝廷和北宋朝廷普查到的结果,如果它们都接近真实,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东汉时期,一个小家庭五、六口人,这还算正常;北宋每户只有一、两口人,就让人犯糊涂——难道那时候存在太多独身男女,一辈子单独立户?或者虽然结了婚,但多数夫妻只过生活不要孩子?

多年以前漆侠写《宋代经济史》,也注意过这个,他没拿东汉数据作比较,只是认为宋朝的数据有问题,他猜宋朝人肯定瞒报了人口,而瞒报人口的原因,就是为了逃避劳役以及少交人头税。

单看北宋那组人口数据,百姓瞒报的嫌疑确实很大,把瞒报人口的原因解释成逃避劳役和少交人头税也合乎逻辑。譬如五口之家,父母俱在,再加三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全报上去的话,至少一个儿子是要去服兵役的,每年的“身丁钱”则要交一贯左右;如果瞒掉两个,兵役就能免去,身丁钱也能省下将近一半。所以,假如官府不对瞒报人口的行为进行惩罚,或者惩罚的措施不够严厉,那么百姓们就没有理由不瞒报。

然而如前所述,东汉也有劳役,也有人头税(当时叫“口算”),那时候的百姓却没怎么瞒报人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东汉人民太笨?想不到靠瞒报人口来减轻负担?或者也想瞒报来着,但官府对瞒报人口的惩罚太严厉,以至于他们不敢?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见过东汉时关于惩罚瞒报人口的政策条文;而北宋倒有不少,如开宝四年宋太祖诏令:“所抄丁口,……敢有隐漏,令佐除名,典吏决配,募告者以犯人家财赏之,仍免三年差役。”所以说,假如北宋人民瞒报了人口,而东汉人民没敢瞒报,那么并不是由于东汉时管得太严、北宋时管得太松,因为事实恰恰相反。

我还有一种解释:假定东汉和北宋统计人口的口径不同,东汉时期是有多少人算多少人,北宋则只算男人,不算女人,或者只算成丁,不算老人和小孩。那么东汉到处是五口之家、北宋到处是单身贵族的现象,就能讲得过去。那单身贵族不是别的,正是家里唯一的成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