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溜溜的黑嘴唇

(2006-06-11 22:11:19)
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古人毕竟是古人,还不懂得平等。现在的学生参加高考,无论贫富贵贱,考场之内一律平等,说不许带手机,都得摘掉,说不许中场去厕所,都得忍着。宋代的考场就有些不公平,同样是考进士,举人进场,鲜花红地毯,软座小包厢,答题答得口渴,还有人过来斟茶;不是举人的可惨啦,硬桌子冷板凳,渴死你也没人斟茶,不仅不斟茶,还不许自个儿带水,实在渴得要命了,只好端起砚台来个小啜,而那砚台是磨墨和洗笔用的,里面的水不会有墨汁多。所以说,假如您回到一千年前的考场,只要瞧见两片乌溜溜的黑嘴唇,就可以断定,那考生不是举人。

对于上述现象,欧阳修曾经作过解释,他说:“礼数重轻如此”。他的意思是,举人考生身份贵重,理当受到优待,至于非举人考生,他们受些虐待,才显得出举人考生的优待来,这是个礼数问题。宋朝科举制度,没考中举人的也能越级考进士,既然没考中举人,就说明没人家举人水平高,既然没人水平高,就该当让人家喝水而自己去喝墨汁,如果要埋怨,归根结底还要埋怨自己努力不够:别眼红人家,有本事也考个举人去啊!

事实上,就像现在的考生不会为高考状元的待遇闹意见一样,宋朝的考生不会为考场上的待遇闹意见,能让他们不满的还是录取环节。那时候,录取进士有地域差别,说到地域差别,各重点大学的校长都会感到亲切,重点大学录取考生,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指标,宋朝录取进士,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额”,当然,解额就是指标,指标也是解额,叫法不同,意思都一样。

一有解额限制,考生的命运就难抓难捞了。比如说,我们塞北的解额是九十个,考生九百人,录取率十分之一,你们江南的解额也是九十个,考生却有九千,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这么一来,即便您比我考分高些,最后仍是我跳龙门,您名落孙山。作为江南的考生,您吃了大亏,您自然不平,您在宋朝鸣冤叫屈,您质问道:“why?”

对您的质问,欧阳修也有解释,他说:“裁抑东南,奖掖西北,励教化者也。”可见解额不均是宏观调控的结果,这种调控有助于促进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看齐,表面上,破坏了你我之间的小公平,实际上,保障了地域之间的大公平。

但是宋朝考生的觉悟毕竟太低,他们在欧阳修描画的大公平里看不到自己的小前途,就纷纷使出歪招儿来。江南一个华亭县,从北宋天禧二年到南宋宝佑元年,总共录取235名进士,却有35个是假户口,大家玩了一出千年前的高考大移民。

怪这些考生没觉悟吗?只要不给水喝,就总有人要去摸砚台,从宋朝到现在,千年的考场,数不尽乌溜溜的黑嘴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传说中的盗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