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拿圣旨当球踢

(2006-06-10 18:53:49)
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宋太祖发迹之前,踢得一脚好球。那时候踢球还叫蹴鞠,宋太祖曾经是蹴鞠的老手,一双脚踢遍大江南北,在五代时期也算是有名的球星。自从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便再驰骋球场,自以为从此挂靴了,谁知身为九五之尊,还能跟人踢回球。

那是冬天,御用的炭炉子没有东西罩着,老是往外飞灰,宋太祖下了道圣旨,命有关部门速造熏笼一个,克日呈送大内。圣旨都下去半月了,熏笼还没送上来,惹得太祖很不满,召来宰相赵普训话:“朕在民间时,数十钱即可买一熏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赵普说:“此是自来条贯。凡宫廷支项,需经尚书省、工部、虞部司、将作监等诸多关口,再逐级覆奏,得皇上批一‘依’字,然后方可制造。”

太祖的意思,怪下面人效率太低,赵普的解释却有理有据:行政程序就是这样,熏笼虽小,照例要经过各项审批,如今正走程序哪。依宋太祖之英明,未必会满意赵普的解释,我猜他心里会说:“什么条贯?还不是跟朕踢球!”如前所述,宋太祖是球星出身,凡事都爱往足球上琢磨,在他心里,赵普说的行政程序不过是踢球而已:太祖本人是守门员,一个大脚把造熏笼的圣旨开了出去,尚书省接过来,带球给工部,工部传给下属单位虞部司,虞部司啪地盖个章,传给将作监这个前锋,将作监一脚射门,熏笼就成了。谁知人家前锋来个黄龙大转身,又把球踢回来了,忙活好一阵子,球又回到守门员手里——这个赵普,搞的什么破条贯,球有这个踢法吗?

所以太祖说:“早知道这么麻烦,我亲自买个熏笼回来,来它个直接射门,也不用跟你们瞎蘑菇啦。”赵普忙说使不得,说行政程序固然啰嗦,却有一个大好处在里面,这个好处就是有助于少犯错误——那么多中间环节,只要有一个审慎的,就能避免在业务上犯错误;另外,中间环节多了,还能多安排一些下岗分流人员哪。

杨万里在《诚斋集》里,说宋太祖终于恍然大悟,转怒为喜道:“此条贯极妙!”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妙,宋太祖完全是被赵普蒙了。想一想,那是什么狗屁条贯哪,造个熏笼还得几个单位挨个审批,纯粹是浪费时间。还好审批的是圣旨,如果换你我小民,哪天也想造个熏笼,就得先找将作监递申请,再一层一层地找虞部司、工部和尚书省盖章,到最后,再拖着跑细了的腿找皇帝这个一把手签字。等手续办齐,四处乱飘的炉灰早熏得咱两鬓苍苍十指黑啦。

再说,人家未必天天有空等你来办事,不让你白跑几十趟,白送几十回礼,人家揣着公章是吃素的?赵普没把熏笼条贯的好处说完,其实该条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更多的中间环节满足被人求的爱好,以及塞满更多人的腰包。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是这样,一个造熏笼的申请被踢来踢去,到最后,总是踢回到申请人的手里。

还好,世界杯不是这么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