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答博友问 网上互动 焦点讨论 |
--“人才大讨论”之复博友评(4)
咖啡因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1)》发表:2007-02-11
00:40:06 很佩服每年进几百个大学生的操作方式,因为这的确是社会效益。社会风气变了,15年前,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虽然也没有一技之长,但是有服从性。领导让做什么,就去做,反而也做出头了。现在的大学生的问题,不是技能的问题,而是心态!服从性就不好,不听话!还没有民工听话。所以就没有执行性了,而企业是靠每个人去执行来运行的。过去两年,已经吃了太多的亏。比如一个学生,才来了2天,因为对公司的薪资标准不认同,就开始和老员工串联,妄图给公司施加压力。离开公司以后,还给德国客户写投诉信(因为她是英文专业的,外语好!),极尽污蔑/诽谤之能事,好在客户是我们的合伙人,通报了一下。简直就已经是笑话了!当然,大学生中好的也有,也碰到过,但是比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要考虑大学毕业生,一般考虑家境非常不好的,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知道好歹!但是原则上,不招应届生。前几天和车间主任谈招聘/选拔应届生的意图,就是来的学生先安排去车间,工作态度不好的,由车间主任直接开人。但是车间主任坚决不表态同意,同时提出招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工和大学生之间的工资差价,由他的部门考核中可以扣除,意思就是不要。没办法。我们是企业,不是学校。社会问题不能够完全由企业来完成,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
黄鸣回复:观点很有意味,实际上很多复杂深奥的道理若追寻一下本源都是很直白,很简单的。常说正本溯源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论语》中有人评价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皇明就是这样一类公司。每年数百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其中不乏有一些心气浮躁、对社会心怀对立并将其发泄到每一个接纳他的公司的人。谁都希望用有工作经历的人,那试问他们从哪儿获得工作经验呢?我这样做并不全是为了社会、为了这些大学生初入社会有个发展平台,这样做实实在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好处。虽然他们的心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毕业前家庭和学校基本没有给予他们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心智训导和技能训练,给企业前期培训和矫正带来许多困难和挑战,许多经过一两年的艰苦工作和引导后,仍不能从心理和技能上适应社会,最终还是流失了。所有的期望和努力都前功尽弃,投入和付出付诸东流,而且他们根本也不领情。但作为企业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现实,更不应该对他们有所怨恨。
其实这种结局损失最大的是他们,这样尽心培养他们的环境都留不住使他们稳定不下来,他们从此以后会漂泊一生找不到人生的港湾和航向了。企业本身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流失也应反思,是不是更耐心些、做得更到位些(当然一味娇惯、顺从是不灵的,只能适得其反。)企业在新大学生的培养工作中应该更乐观、更积极些,毕竟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留了下来,作为企业非常具有活力的一部分成长活跃在企业的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并且有的早早显露出非凡的才华。毕竟新大学生是一张白纸,没有沾染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习气和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可塑性较强。回想当前皇明各重要和关键岗位,包括许多年薪十万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是往年的应届毕业生,一踏入社会就受到绿色、奋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熏陶,他们为自己的人生扎下了深厚的基础,发展后劲强盛。如果前些年大批招聘应届毕业生是抱着试试看,或者说是企业发展太快为了填补人才空缺,是知其不可为(起码许多企业老板这么说)而为之的无奈之举的话,那么现在每年引进成批应届大学毕业生已成为我们公司的法定程序,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大专项行动,知其可为而大力为之了。而且我们现在正着手和一些大学联办太阳能工程技术学院和相关专业,届时企业将逆流而上,从源头介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前期培养,最终大大提高社会育才效率和缩短大学生的成才之路。
[匿名] jane 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3)》 发表:2007-02-14 13:00:26 我是应届毕业生,我觉得其实现在大多同学在心态上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我们在大学期间都打工,如今也愿意先从基层干起,现实就是开始是苦的,赚的只能养活自己,但我们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因为我们已经做好了挑战的准备.
黄鸣回复:很高兴听到你的话,我真希望我们是空担忧。
[匿名] 巴蒂斯图塔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3)》发表:2007-02-14 12:42:14 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新人当然是这样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会误导青年人吧。等你们走过和多路,有了很丰富的人生阅历。在看这个问题就会和黄总一样了。或许会比黄总更深刻。当你还是个主管的时候你就知道总经理心里在想什么,那说明两个字---厉害
黄鸣回复:请多将这话对同龄人讲讲,对他们有好处。若等他们到八十岁再省悟,黄瓜菜早凉了。
[匿名] 人要有目标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3)》发表:2007-02-14 12:05:25 黄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会不会误导青年人?
黄鸣回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会不会误导年轻人?真正明白这句话的价值时,恐怕苦头都吃够了。
[匿名] 天天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 发表:2007-02-07 12:56:49没错,当初我也被培养过。虽然拿很少的工资,但是还是觉得惭愧。因为我在没有为那2个公司奉献什么,反而是在被培养,而且还有生活费,所以那段日子内心一直很不安,现在想起来,也挺感谢那些公司和相关老师的。
黄鸣回复:你有这样的心态和心智,不愁不成器。
段小鹏 在《凭什么相信你?――质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发表:2007-02-05 22:48:53 个人主页我觉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应该有两方面的认识:1、他是一种高标准,他是企业高度成熟和高级人才之间的一种艺术合作。而不是一个企业的的基础要求。2、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果。对一个人持续不断的放权,会有危险。应该有两方面的要求。对企业有要求,企业要有良好有效的财务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对人才有要求,他必须完全融入在企业之中,在各方面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感觉自己还是缺乏历练,说的偏颇的地方,望指正!
黄鸣回复:讲的有道理,我写这篇文章是有针对性的,指的是两种错误观念:一种认为既然领导任命我,就应该信任我,不应再有监督;第二种是不放心的就不敢放手用。有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相应的文化,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
黄鸣回复:观点很有意味,实际上很多复杂深奥的道理若追寻一下本源都是很直白,很简单的。常说正本溯源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论语》中有人评价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皇明就是这样一类公司。每年数百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其中不乏有一些心气浮躁、对社会心怀对立并将其发泄到每一个接纳他的公司的人。谁都希望用有工作经历的人,那试问他们从哪儿获得工作经验呢?我这样做并不全是为了社会、为了这些大学生初入社会有个发展平台,这样做实实在在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好处。虽然他们的心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毕业前家庭和学校基本没有给予他们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心智训导和技能训练,给企业前期培训和矫正带来许多困难和挑战,许多经过一两年的艰苦工作和引导后,仍不能从心理和技能上适应社会,最终还是流失了。所有的期望和努力都前功尽弃,投入和付出付诸东流,而且他们根本也不领情。但作为企业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现实,更不应该对他们有所怨恨。
其实这种结局损失最大的是他们,这样尽心培养他们的环境都留不住使他们稳定不下来,他们从此以后会漂泊一生找不到人生的港湾和航向了。企业本身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流失也应反思,是不是更耐心些、做得更到位些(当然一味娇惯、顺从是不灵的,只能适得其反。)企业在新大学生的培养工作中应该更乐观、更积极些,毕竟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留了下来,作为企业非常具有活力的一部分成长活跃在企业的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并且有的早早显露出非凡的才华。毕竟新大学生是一张白纸,没有沾染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习气和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可塑性较强。回想当前皇明各重要和关键岗位,包括许多年薪十万的高级管理人员,都是往年的应届毕业生,一踏入社会就受到绿色、奋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熏陶,他们为自己的人生扎下了深厚的基础,发展后劲强盛。如果前些年大批招聘应届毕业生是抱着试试看,或者说是企业发展太快为了填补人才空缺,是知其不可为(起码许多企业老板这么说)而为之的无奈之举的话,那么现在每年引进成批应届大学毕业生已成为我们公司的法定程序,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大专项行动,知其可为而大力为之了。而且我们现在正着手和一些大学联办太阳能工程技术学院和相关专业,届时企业将逆流而上,从源头介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前期培养,最终大大提高社会育才效率和缩短大学生的成才之路。
[匿名] jane 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3)》 发表:2007-02-14 13:00:26 我是应届毕业生,我觉得其实现在大多同学在心态上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我们在大学期间都打工,如今也愿意先从基层干起,现实就是开始是苦的,赚的只能养活自己,但我们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因为我们已经做好了挑战的准备.
黄鸣回复:很高兴听到你的话,我真希望我们是空担忧。
[匿名] 巴蒂斯图塔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3)》发表:2007-02-14 12:42:14 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问题!!新人当然是这样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会误导青年人吧。等你们走过和多路,有了很丰富的人生阅历。在看这个问题就会和黄总一样了。或许会比黄总更深刻。当你还是个主管的时候你就知道总经理心里在想什么,那说明两个字---厉害
黄鸣回复:请多将这话对同龄人讲讲,对他们有好处。若等他们到八十岁再省悟,黄瓜菜早凉了。
[匿名] 人要有目标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3)》发表:2007-02-14 12:05:25 黄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会不会误导青年人?
黄鸣回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会不会误导年轻人?真正明白这句话的价值时,恐怕苦头都吃够了。
[匿名] 天天在《傻瓜老板才拿大学生当民工用呢!》 发表:2007-02-07 12:56:49没错,当初我也被培养过。虽然拿很少的工资,但是还是觉得惭愧。因为我在没有为那2个公司奉献什么,反而是在被培养,而且还有生活费,所以那段日子内心一直很不安,现在想起来,也挺感谢那些公司和相关老师的。
黄鸣回复:你有这样的心态和心智,不愁不成器。
段小鹏 在《凭什么相信你?――质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发表:2007-02-05 22:48:53 个人主页我觉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应该有两方面的认识:1、他是一种高标准,他是企业高度成熟和高级人才之间的一种艺术合作。而不是一个企业的的基础要求。2、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果。对一个人持续不断的放权,会有危险。应该有两方面的要求。对企业有要求,企业要有良好有效的财务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对人才有要求,他必须完全融入在企业之中,在各方面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感觉自己还是缺乏历练,说的偏颇的地方,望指正!
黄鸣回复:讲的有道理,我写这篇文章是有针对性的,指的是两种错误观念:一种认为既然领导任命我,就应该信任我,不应再有监督;第二种是不放心的就不敢放手用。有了现代企业制度和相应的文化,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发生。
相关文章链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