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名馆点名菜 |
又一顺的它似蜜
食羊不觉羊滋味
上文书点了来今雨轩的红楼菜茄鲞,这一回说说又一顺饭庄的它似蜜。话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咱北京的“馆业”还算是兴旺。单说西长安街一带,大小餐馆得有几十家。因此有了“食馆一条街”的说法。别看这地界的商气很旺,但各家馆子谁都不服谁,横匾竖牌都在争。说起来,那时餐馆的牌匾大都为横书横匾,形象地说是横向竞争。“竖牌”争的是馆子里的厨师。因为厨师们的名字都是竖着写。
列位看官,若说京城叫什么顺的,那首推东、西、南、北四大顺,可这又一顺是怎么冒出来的呢?话说1948年,东来顺掌柜的想在西单一带也立个门户,瞅好了西单十字路口紧挨着把口儿的同春园。跟这儿要叫得响,那“横匾竖牌”都得硬。就这么着,从爆烤涮为招牌的东来顺挑来了堂、柜、灶的精良骨干,然后又从以炒菜为特色的西来顺“挖”来了掌灶的名师。于是,起了更响亮的字号——又一顺,言下之意是集东、西两顺之长,爆烤涮、炒菜无一不能。
书归正传,单说这道它似蜜,便是又一顺最叫座的菜肴之一。列位有所不知,别看名字叫得怪,可却是道正宗的宫廷菜。
据说,它似蜜先前叫塔斯密,来自西域。大清乾隆年间,随着香妃入宫,这道西域名菜也便一同进了宫。有一回,乾隆爷乘兴吃了回塔斯密,不禁拍案称好,随即赐名“它似蜜”。不过,还有一个说法是,慈禧太后在宫内用膳,一道色泽红棕、肉质软嫩、甜香稍酸、甘美不腻的菜上桌,老佛爷尝后兴趣大发,问:“这是道什么菜啊?”御厨们随口反问:“您看叫什么菜名?”慈禧顺口出名:它似蜜。
不过,甭管它似蜜的由来如何?反正到了又一顺就能吃到正口儿。它似蜜是以羊身上最嫩的部位肉羊后腿烹制而成。最早肉上浆时是苏子酱,后来才改用甜面酱。上浆后先炸,再用白糖蜜汁,加香醋浓汁冷芡等烹制而成。这道菜的精道之处在于,菜入口香甜回绕,食羊不觉羊,鲜嫩不腥膻。现如今,又一顺搬到了黄寺大街28号。因为西单路口的改造,忍痛离开了火了51年的老地界。不过,菜还是那个菜,味儿还是那个味。
食羊不觉羊滋味
上文书点了来今雨轩的红楼菜茄鲞,这一回说说又一顺饭庄的它似蜜。话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咱北京的“馆业”还算是兴旺。单说西长安街一带,大小餐馆得有几十家。因此有了“食馆一条街”的说法。别看这地界的商气很旺,但各家馆子谁都不服谁,横匾竖牌都在争。说起来,那时餐馆的牌匾大都为横书横匾,形象地说是横向竞争。“竖牌”争的是馆子里的厨师。因为厨师们的名字都是竖着写。
列位看官,若说京城叫什么顺的,那首推东、西、南、北四大顺,可这又一顺是怎么冒出来的呢?话说1948年,东来顺掌柜的想在西单一带也立个门户,瞅好了西单十字路口紧挨着把口儿的同春园。跟这儿要叫得响,那“横匾竖牌”都得硬。就这么着,从爆烤涮为招牌的东来顺挑来了堂、柜、灶的精良骨干,然后又从以炒菜为特色的西来顺“挖”来了掌灶的名师。于是,起了更响亮的字号——又一顺,言下之意是集东、西两顺之长,爆烤涮、炒菜无一不能。
书归正传,单说这道它似蜜,便是又一顺最叫座的菜肴之一。列位有所不知,别看名字叫得怪,可却是道正宗的宫廷菜。
据说,它似蜜先前叫塔斯密,来自西域。大清乾隆年间,随着香妃入宫,这道西域名菜也便一同进了宫。有一回,乾隆爷乘兴吃了回塔斯密,不禁拍案称好,随即赐名“它似蜜”。不过,还有一个说法是,慈禧太后在宫内用膳,一道色泽红棕、肉质软嫩、甜香稍酸、甘美不腻的菜上桌,老佛爷尝后兴趣大发,问:“这是道什么菜啊?”御厨们随口反问:“您看叫什么菜名?”慈禧顺口出名:它似蜜。
不过,甭管它似蜜的由来如何?反正到了又一顺就能吃到正口儿。它似蜜是以羊身上最嫩的部位肉羊后腿烹制而成。最早肉上浆时是苏子酱,后来才改用甜面酱。上浆后先炸,再用白糖蜜汁,加香醋浓汁冷芡等烹制而成。这道菜的精道之处在于,菜入口香甜回绕,食羊不觉羊,鲜嫩不腥膻。现如今,又一顺搬到了黄寺大街28号。因为西单路口的改造,忍痛离开了火了51年的老地界。不过,菜还是那个菜,味儿还是那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