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烤肉宛炙烤牛肉

(2006-02-20 14:56:51)
分类: 名馆点名菜
烤肉宛炙烤牛肉
赢得白石撰烤字
    上回书说到西来顺有道马连良鸭子,这回书单表烤肉宛的烤肉。列位看官,京城老话儿早有“九月九,吃烤肉”的讲究。说到烤肉,早年间就只有“南宛北季”两大字号。南宛,当年指的是宣武门街上的烤肉宛。“北季”是指什刹海银锭桥的烤肉季。两家虽都以烤为业,但各有擅长:烤肉宛烤牛肉一绝,而烤肉季烤羊肉独占鳌头。只不过,如今烤肉宛搬到了海淀万泉河路69号,比那烤肉季还要北。也许就该改个“南季北宛”了。
  书要简短,话说京城最早做烤肉生意的,就属当年顺治门街上现在叫宣武门的烤肉宛。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时,京东大厂宛姓回民开始在宣武门安儿胡同西口推车卖牛头肉、发面饼,后来添了炭火和炙子开卖烤牛肉。风里来雨里去,40年苦心经营,在西单一带有名气,王府的达官显贵、胡同里的布衣百姓认了这一口儿,成了北京最早的名吃。据说1723年,置办了铺面房,立了至今不倒的字号———烤肉宛。掐指算来,这可就有了200多年的红火。
  要问这烤肉真就这么招人?不瞒您说,有绝活。先说这烤肉炙子。那用了上百年的烤肉炙子,油光锃亮,铁条讲究的是中规中矩。缝儿不大不小,大则漏油,小则明火不透。腌渍的肉片,摊在松柴烧热的炙子上微透明火肉则炙而生香,又留住了汤汁,肉则含浆滑美。再说这肉,必是羯牛的上脑。切肉的手法更是一绝。准确的站姿站位后,尺许长的尖头钢刀,推拉法将肉切柳叶状,肉片均匀薄则碎,厚则不熟。那剔净筋膜、压紧压实的肉,这一“推拉”,一斤肉准出150片形似柳叶的片。而后,加入调料腌上个把时辰,再加料入味,拌上葱丝、香菜等,摊在松香缭绕的炙子上,一双特制的长木筷翻而炙熟。论这味,不腥膻、醇香厚,论口感,鲜嫩赛豆腐。吃时就着糖蒜、瓜条,爱吃辣的,泼点辣椒油,滋儿喽一口酒,挑起一片肉,嘿,那心中的感觉自是不必言说。
  列位看官,如果单说吃可就俗了。烤肉宛“牛”还牛在两块金贵的匾。一块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儒题的。另一块是86岁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所题。话说1946年,白石老人应邀到烤肉宛,吃了烤肉兴致有余,受邀为烤肉宛题字,题款为“八十六岁白石”。字写在一张宣纸上,在招牌与题名之间,白石老人又加了一行夹注小字:“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而后,又在下面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杜撰。”要知道,在早,辞书典籍里没有“烤”字。而是“”,写烤则属“通假俗字”。不过,从这儿起才可算是有了正儿八经的“烤”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