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卧龙有话说
贾卧龙有话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74
  • 关注人气:4,8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卧龙:是政策让楼市迷失了方向

(2011-04-02 08:52:17)
标签:

房产

房价

国八条

支付能力

房地产市场

    房价调控风起云涌,“国八条”作为今年最给力的政策,成为各地的模板,随即是各式各样的“国八条“的翻版。房地产市场是忽前忽后,地方政府是战战兢兢,购房者是唉声叹气。曾经意气风发的楼市,如何这般摸样?在这心酸的背后,是国家调控大方向的失误酿成的苦果。

    首先是给地方政府方面的压力,“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昨日是“大限”最后一天,却有近九成的城市“爽约”,地方政府既要了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又要顾及到上级的任务:报的低了,本地区房地产市场如何发展?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将面临“难产”;报的高了,又要面临责问。与其这样,不如来个“浑水摸鱼”,等其他城市先行。然后依葫芦画瓢,这样以来,调控目标的框架就形成了。

    其次,参考依据的迷惑性。房价挂钩三指标,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房价其实本来就不合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完全等同于房价的增速,则意味着这个国家肯定面临泡沫经济崩溃的边缘,那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况且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不及GDP的增长率,再加上物价的飞涨,实际的收入更是“缩水”,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房价的关系很复杂。而各地的房价控制目标大多表述模糊,而且没有考虑到关键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这一指标,居民支付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房价收入比的降低,这需要一个过程,政策缺少一个合理的依据标准。

    再者,对土地的供应管理,以“限房价,竞地价”来支持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用地,政府制定房价上限,开发商去竞争,看似抑制了房价,但是造成了开发商之间的竞争,隐藏在背后的是成本的提高,开发商要有利可图,就要从房价上寻找突破,这样就与政策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同时,政府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商品房的土地需求,“捆绑”式将保障房的成本转嫁到商品房地块上,更容易推高商品房地价。

     房地产政策缺乏一定的明确性,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要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政府需要找准了方向,再发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