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软弱刚需地产转型祭品房产 |
自古以来,在金钱面前没有绝对的平等可言。面对楼市回暖之症,二次调控不惜加大药量,本意是想斩断投机购房的老路,然而凶猛的药力背后楼市不良反应异常严重。有钱的投资客有资金盾牌在手,自然刀枪不入,强硬的刚需者有金钱软猬甲护体,购买意志便也坚决难破。于是,穷困软弱的那部分刚需则成为本轮调控最廉价的祭品。
人们很容易忽略一个自然规律,在变革中流血最多的往往是底层的穷人。试想,如果浇灭了那些没钱人的刚需,楼市发展照常不误,但是要换了投机和投资需求全部掉头撤退,楼市调控将变得比谁都急眼。很多人都在关心限购时代为何买房的问题,近日上海某媒体做了一项市场调查,其中74%的受访者称买房为了“自住”。在现在的楼市格局下,调控犹如发射散弹枪,既对投机购房者构不成致命威胁,而且每灭掉一个投机可能需要打残好几个无辜的刚需作陪,所以说这一轮的楼市调控是残酷的。
最近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新政的水土不服,然而鲜有投机者落马的报道出炉,反而普通购房者在新政下的尴尬境遇频频见诸报端。一些购房者好不容易凑齐了首付,但是限购令却在一夜间击碎了美好的愿景,随着购房落户门槛的大大提高,很多购房者只能忍痛退房,一些小买家为了逃避调控杀伤力甚至冒险假离婚。新政不仅加重了购房压力也从侧面推高了租房成本,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多个重点城市房租平均涨幅超过10%。如今,官员有低价购房的“潜规则”不怕高房价,有钱人能一次性付款不畏新政,但是穷人则前怕房价后怕调控,进也难退亦难。
中国房价最极端的地方是一线城市,而饱受房价之苦的自然也是挣扎在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可怕的是由于限购和限外的政策制约,则直接把这些城市蚁族从羊肠小路推向了绝路。目前北京周边地区纷纷出台楼市“限外”政策,发誓“绝不做北京人的睡城”,在种种限制下异地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的愈发狭窄。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烧得干柴热火,在调控的影响下上海的群租房再度受捧,就连厕所改房间也可租到两千元。但是别忘了我们的政策也在打击群租,房子贵的买不起,房子便宜的不让租,难道让人们露宿街头去?大城市的畸形发展抛给了社会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包容消化这些异地力量,而不是把他们变相赶出去。
随着人民币在通胀下的“内贬外升”,百姓资产或遭遇大幅缩水,如此一来房产升值将带动大量资金流入楼市抗击通胀。在房价追涨和调控干预的外因下,很多软弱的刚需将后退变身弹性需求。我无心和调控唱反调,但是却有意击碎刚需者的不现实妄想,软弱刚需者可以算一笔账,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买房,是什么原因让你推迟了购房计划,这徒增了你多少购房成本?选择观望是容易的,但是观望是需要成本的,在一次次观望中房价已经跑的让你追不到了。
如今刺激房价上涨的因素不断出现,软弱的刚需者不要只想着侥幸抄底,切不要忘了自己也有成为祭品被祭掉的可能。当然我对楼市调控从不绝望,我相信楼市能够在调控的调整下日益方向明晰,但是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调控的根本目的不是把房价降到一个最低水平,而是带动房地产业回归健康轨道。如果软弱的刚需购房者还在苦苦等待抄底楼市,那你就是误会了调控的本意等错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