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直逼“悬崖”边缘
从国家统计局每个月发布的房价变动数据看,2007年上半年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涨”声一片,虽然有些人试图通过数据来显示房价涨幅在缩小或者放慢,但那些不定期增长数值的房价却具有绝对的证明力,房价依旧在大步前进。
对于购房者而言,对房价的承受力是受收入水平限制的,这就会出现一个极限数值,即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情况的前提下购房者所能承受的房价上限值。根据市场调查和销售情况来看,在上海、北京、深圳这样的发达城市中普通购房者可承受的房价极限为7000元/平方米,而对于武汉、成都这样的城市普通购房者可承受的房价极限在5000元/平方米,对于更小规模的城市而言,房价极限会再低一个层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都已远离普通购房者的承受极限。像石家庄这样的二三线城市,二环以内的房价平均也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深圳市5月份新房成交均价也已经达到1.42万元/平方米,超过普通购房者可承受极限的两倍!房价的极限数值是市场价格的一条警戒线,房价超过这个数值越多证明可能出现的风险越大。可以说,现在的房价正在走向悬崖的边缘地带,没有人能预料到悬崖下面的情况,也没人能保证站在边缘上就表明不存在危险。
高房价引发的现实问题
目前,住房、医疗、教育成为“三座大山”充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一个工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要支付全方面的开销会显得力不从心。远远超过承受极限的房价,严重制约了收入分配结构。虽然有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已连续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事实证明,收入增长幅度远远跟不上房价增长的速度。看似增长的收入在房价面前简直如杯水车薪。收支结构的严重失衡,使普通购房者感受到沉重的生活压力。
另外,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一部分人因为追求高额利润而不顾风险加大投资,这个过程当中违规用地、炒房等违规行为就有可乘之机不可避免。另一部分人则由于将资金转向其他投资渠道或顾及投资风险的加大,而减小房地产投资力度,这种情况下伴随房价大幅上涨的是大量小产权房的兴起。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两股势力对投资的不同选择应该是相互弥补的,不应该出现上述的不良后果。但事实不是这样想当然的,高房价对房产投资的影响同时受到地域、政策、市场等多方面的引导制约,因此两种不同的投资理念在实际的操作中交织进行,一方的优势根本无法弥补另一方的缺失。
高房价埋藏的长期隐患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高房价造成的生活压力,长期下去会严重的影响收入分配结构,更多的人会因为买不起房子产生安全隐患,住房可能会从民生问题转向民生灾难。同时,这种长时间的生活压力对他们的心理承受也是一种挑战,这背后隐藏的是更多更加深入和棘手的问题。
另外,由于投资者受不同理念引导,投资方向不明确,市场秩序会更加混乱。加上政府调控监管不利,房价一旦继续暴涨,不仅会严重影响普通购房者生活,同时住房可能会沦为少数富人的炒作工具,并日益背离能够支撑其健康发展的基础,这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可见,单纯的房价高涨只是会让普通购房者感觉到生活负担和压力,但其带来的连锁消极反应却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长久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个很可能出现的严峻问题,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的一方似乎只能寄予政府。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掌舵者,有责任也有能力面对这些问题,应更加注重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做出切实解决困难和防患于未然的举动,给老百姓一个能够安居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