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批两限房用地招标,标志着公众期待已久的“两限普通商品房”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是“两会”期间北京市委书记刘琪提出3年“两个一千万”承诺后的一次具体行动,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决心。
消息公布以后,限价房能否降低房价再次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限价房能否解决住房需求问题,而非房价的升降。
房价不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阻碍
政府此次推出的限价房主要是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问题,而非房价问题.在之前《解决住房问题三步走》一文中曾总结到“房价的升降”不是衡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败的标准——房价只是房地产市场上供求关系及预期等综合因素影响的表现,高涨的房价背后反映的是住房需求问题,而国家调控(限价房)的目的就是解决民众住房需求。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房价看成解决住房问题的障碍,而是要着重于调节商品房的供求关系和供应结构,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这也是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大方向。民众的住房问题解决了,房价自然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双限房”的首要作用是缓解供求矛盾
限价房的推出,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一样主要解决的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问题,它的推出可以说增加了房地产市场上小户型住宅房的供应量,同时使住房结构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有助于缓解我国的住房供求矛盾,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矛盾,当然前提是,政府要在“限价房”的销售环节把好关。
但是,“双限房”的推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从数值上降低北京的平均房价,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变化,是人为作用的结果,而非真正反映和代表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房价。而且由于“双限房”供应量毕竟有限,北京市整体的购房的刚性需求如此强大,因此市场上的商品房依然是供应主流,这个领域的房价依然具有主体地位,而且短期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面对上涨的房价,对于更大范围内的购房者而言,“双限房”的影响更多停留在心理层面,向人们显示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因此仅靠少量的“双限房”来降低市场整体房价,是非常不可能的。
“双限房”显效仍需要克服很多障碍
政府推出“双限房”旨在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但是“双限房”与经济适用房有所不同,“双限房”通过对地价的竞标保证了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这相对于经济适用房而言,开发商的利润被限制了不少,再加上小户型住宅的利润本来相对较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的开发商们会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开发吗?因此,政府如何完善对项目开发的监管、监察体系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当大量偷工减料的劣质住房到了中低收入者的手里的时候,“双限房”应有的作用就会变味了。
另外在以前经济适用房推出过程中,开着宝马买经济适用房的荒唐现象不能说比比皆是,但经济适用房到底“经济”了谁却一直都在被广大购房者质疑,销售环节把关不严让经济适用房遭受了巨大非议和指责。“双限房”如何避免重蹈经济适用房的尴尬境地,应是政府推出“双限房”之前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让“双限房”不再成为炒房者口中的肥肉,而真正成为低收入人群的“救命草”,是“双限房”真正发挥积极作用不得不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