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房地产政策“国六条”发布已经三个多月了,细则也尾随出台了若干,各界人士对政策的效果越来越关注,“房价”两个字也愈显沉重。从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来看,房价的涨幅态势是下跌的,尽管幅度只有0.1或0.2个百分点,不如我们所希望的那么大,但新政的效果毕竟是已经开始显现了。
调控新政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房价涨幅确实是回落了,但房价“涨”声依旧,尤其是大中城市,新房、二手房的价格都在上涨。并且,进入九月销售旺季,开发商必然会推出更多的房源,会搞更多的活动刺激消费,相信此攻势一出,购房者又将有不少沦为“房奴”了!
难道新政又是“空调”吗?其实不是,“国六条”与去年“国八条”类似,都是在个别城市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涨幅时的急刹车。可楼市发展的上升期,想一下子拽下来的难度是很大的,何况有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作为后盾支持。而且,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产业链条周期很长的行业,房价作为链条中滞后的一部分,若想控制它是很难立竿见影的。新政调控仍然持续,尽管有些城市对于调控不很敏感,依然“涨”声一片。但是,只要地方政府对政策的认识程度足够,认真执行新政及其细则,相信政策的威力是会发挥出来的。
“稳定房价”是新政的主旋律
房地产价格在去年的调控中报复性上涨,本来“踮起脚”能买到房子的人面对快速上涨的房价越来越头疼。国务院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国六条”,“以调整供应结构为重点,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切实稳定房价。”通过新政发布以来这三个多月,大部分人已经开始理性看待房价的走势。从开始希望“房价会下跌”到现在的希望“房价不再上涨”,这与新政中所提出的“稳定房价,保持房地产行业健康长期发展”符合一致。
一方面打击过于火热的投资规模总量;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和市场供应。“大量增加90平米以下小户型在市场上的比例、提高贷款利率、延长二手房转让时间收取个人所得税等等”这些规定配合新政共同发挥作用,主要目的并不是将房地产行业一棒子打死,将房价拽回几年钱的水平。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房价稳定缓慢的小幅度上涨,在目前住宅供应仍处于短缺状态下,短期内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只能靠收入的增长尽量赶追房价,十两者之间趋于平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