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商用”被叫停已经一个月了,尽管市场上的影响并未显现,但通过一些数据可以肯定,商住型公寓预计未来的价格将要下降15%左右。相信一直以搞商住型公寓为主的潘石屹等地产大亨是到了转变思路的时候了。
据了解,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上,商住公寓70%都是做投资用的,商住楼为住宅立项,不仅价格便宜,买家还可以享受8成按揭、70年产权,而购买写字楼只能有6成按揭、50年产权。此种商住楼类型为居住,但是90%以上的单元都是商用。在临近市中心位置、交通较好的高档公寓中,真正用于自住的用户所占比例实际非常小,由于租金和水、电等日常费用相对低廉,一些企业要靠周围的居民生存。所以,商住型公寓大部分出租给了中小企业办公用,在北京八成左右的企业是在商住型公寓里办公的,比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等。
6月19日,工商部门宣布“暂停利用居民住宅从事经营活动的登记注册”,这条政策的出台,断了这些小公司的后路,他们无法在利用住宅楼注册公司。60—70%的中小企业都要转向写字楼,在给写字楼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将狠狠的打击商用型公寓。如果这些企业真的都搬入写字楼,商用公寓出租不出去,那么将导致大量的商用型公寓空巢,从总体上来看,市场供给提高、需求降低,住宅价格遵循正常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会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商用型公寓将渐渐淡出市场,价格也将有所下降。如果工商局出台的新政策执行力度足够,预计在年检前后,二手的商用型公寓价格将下降20%左右,新的商用型公寓价格将下降15%左右。
其实,叫停“住宅商用”是配合本次宏观调控的一个举措,也是国家为了确保房屋品种结构合理而通过行政审批手段对房地产开发的房屋品种进行的宏观调控,通过调整房屋品种以调整市场供需矛盾。开发商获批的住宅规划,如果建成其它品种或虽建成住宅而实际改作他用,一方面会导致住宅面积实际减少,住宅的供求平衡被打破、需求量增大、价格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商用公寓将写字楼的市场分额瓜分,写字楼资源被浪费,导致写字楼的空置率过高,这些都是对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