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意、策略和报告

(2009-08-09 19:44:25)
标签:

经验

杂谈

分类: 战江湖——操盘自白

窗外下着雨,这个周末算不得太平,但是基本上是在平稳中渡过,发生的大事有两次谈判,一个开盘,一个庆典,一次汇报。除了见面,电话就成为我最依赖也是最讨厌的生存武器了,本来最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策略观的文章,但是心情总是乱七八糟的,今天总算没人捣乱,可以总结一下。

首先声明的是:我不是什么大师,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这只是我10年总结罢了!最近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创意一句话,策略一张纸,报告一本书。

什么是创意?

创意就是亮点,就是最闪亮的地方,就是一个人的最突出的地方,有时候如果力量够,一根针一样可以穿越玻璃,而创意就是那根针;一个牛B的策略是不可能没有核心创意的,因为这个策略是围绕这个创意展开攻击的,尽管策略是为目标服务的,但是没有了创意,策略服务于目标的力量将大打折扣。

创意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我始终认为创意的能力在某种程度有天生的成分,后天的培养主要靠吸收各行各业的所有创意进行材料加工,主要是打碎重组,而这些后天的培养需要艰苦的训练,需要对这个社会保持高度的敏感度,需要对自己不断的否定,需要行万里路,需要某种思考的单纯,需要宁静,需要读万卷书,创意在你能力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在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喷涌而出,但是记住一个创意如果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它就不是什么创意。

什么样的思想叫创意?

奇思怪想,很多人都有,但是大多数的都不叫创意,我们这里提到的创意是狭义的,它是为了目标服务的,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奇兵,而不是毫无目的的瞎想,因此只有能够构成实现目标最强攻击力的思想才叫创意。

仅仅有创意是不是可以?

上面我们说了创意是奇兵,但是战争仅仅有奇兵是不够,它需要有正兵,这就是以正合,以奇胜。一个创意需要演化成一个套路,这个套路是首先保证自己不被对方击倒,然后通过调配自己的力量,选择创意攻击的时间,安排攻击释放的节奏,选择攻击释放的力度,这就是策略。任何一个做策略的人,都有若干个逻辑,这些逻辑是通过无数次的血与火的考验形成的,这些逻辑是保证创意力量最大化的基础。

什么人可以做策略?

做创意的人如果需要一些浪漫情怀,那么做策略的人就需要超越常人的冷静。做策略的牛B的人,一般具备下面五个条件:第一:超强的目标导向;第二:严密的思维体系与随机应变的思考能力;第三:勇敢的决策能力;第四:孤独的生活状态;第五:认为荣誉重于生命。

策略的逻辑基础来自于哪里?

逻辑是一种思考模式,人类都有路径依赖,所谓路径依赖就是人会用自己习惯的思考模式去思考人生的新问题,有点刻舟求剑的意思。策略的逻辑不是刻舟求剑,而是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再加上与时俱进。你的逻辑可以来自自己操盘的经验总结,可以来自对样板企业的研究,可以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操作,还可以来自兵书战策,来自二十五史,总之策略思考是一种思考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多年的培养和训练。有的人可以是天生的,但是大多数人是训练出来的,除了职业训练剩下的就是社会这个老师了。

有了策略和创意是不是就能实现目标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很多公司提交的报告是介于策略和报告之间的,这个东西我很鄙视,因为大多数公司的报告没什么错,也没什么用。我们不需要这种策略。好了,我不再去攻击别人了,我还是谈谈自己对报告的看法吧。

报告是什么?

报告是一套弹性的执行方案。换句话说报告涵盖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严谨的执行计划;第二部分是创新的执行策略。一本报告实际上已经规定了什么时间打广告,什么时间铺货,是什么时间试价,什么渠道是我们的首选,但是这里还是存在很多需要设计的成分,请原谅我没有把这些工作成为策略,实际上广告设计本身也需要创意和策略,但是我认为没有一家公司的战略实现仅仅靠广告的,我现在提到的策略是大策略,因此促销、销售、广告的策略在这里我们都认为是创新的执行。它们的策略绝不能背离大策略的设计基础,但是它们又随时可能成为大策略中的奇兵,因此策略设计是无所不在的,报告并不是不需要逻辑和创意,今天我们在这里谈的报告更倾向于执行细节。

什么人可以做报告?

百战归来再读书,写报告的人必须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人,最少要做个市场、推广或者销售中两个以上的环节,了解执行的过程和细节,了解资源掌握的情况,了解成本的控制情况,了解团队的执行力。报告实际上就是一本操作手册,只要按照它操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80分的水平是必须保证的。

今天就写这么多吧,几年后希望自己再看的时候,能够写出一些新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向张艺谋学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