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张艺谋学习

(2009-08-06 11:18:54)
标签:

学习

张艺谋

杂谈

分类: 破万卷——读书心得

前提买了一本杂志,杂志送了一张关于张艺谋的纪录片,主要是谈2008奥运会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昨天晚上把这张碟看完了,感触颇深,请相信我这次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像小时候为完成老爸留的作业而写的读后感。这一次我是真的佩服。很久以来,我对很多大师多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更多的是在学习他们的技术、思想或者方法,但是这次我认为张艺谋做人的价值观值得我学习,好好的学习。在整个纪录片中,有几个情节让我难以忘怀。

情节一:陈丹青批判张艺谋。可以说陈的批判并不正确,这在事后是得到证实了的,而且陈当时的批判已经不仅仅是犀利,而是刻薄,然而张并没有愤怒,而是微笑着坚持了自己的方案。我相信在整个2年的准备期内,作为一个驾御了数十个陈丹青一样优秀的奥运会总导演,我相信他在享受这些人的智慧的时候,也同样在享受他们的折磨,但是他做到了,而且事后这些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能够管理大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师。

情节二:创意被领导否定。很多搞专业的人,包括我,天生对所谓的领导有一种厌倦,认为他们不懂专业,认为他们是瞎指挥。可是张很少或者几乎不去否定领导的意见,他认为首先领导代表了一个阶层的观众,开幕式让所有人满意也包括他们,因此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其次中国的体制就是这个样子,一个做大事的人要学会在这个限制下出好作品。这种面对否定的态度是我值得学习的,因为很多搞专业的人在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会摔门而去。

情节三:对自己的刻薄。张不断在提出创意,每一次的创意他都能够生动的讲给大家听,然而即使是大家同意了他的创意,可能在一夜醒来他会再次否定自己,在准备期他近乎完美的追求体现在不断对自己乃至整个团队智慧的榨取上,一个方案被改动十几次是最基本的,这不是每个写方案或者执行方案的人能够承受的,然而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承受了。

情节四:解决问题,不问责任。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中国体制的弊端显现出来,张不仅要负责创意还要负责整个开幕式的大事小情,细节到孩子的洗澡,但是他说的最多的是:不要跟我说好好,谁负责,我要的是什么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张在后期想一个总指挥不像一个导演,他目标明确,直接割裂了中国传统的那些踢皮球理论。

情节五:残酷与慈悲。在最后彩排之后,他砍掉了一个2000人排的皮影戏,说实话那是几千人准备1年的节目,他动手如此之快,之狠,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而后他要创意一个抬轿的形式去安排那排皮影戏的2000名官兵,这不能不说张用慈悲心肠行霹雳手段,造成这种思维方式的原因还是目标。张要求最后的排练就是微笑,所有人的微笑比整齐更重要,既是我们整齐划一,如果特写是一张痛苦的脸,这一样不能代表中国。

今天不是研究张的结束,而是开始,向张艺谋学习是我今年下半年的主旋律,我将在公司掀起一个学习的高潮,欢迎大家参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日无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