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万富翁”感言: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

(2006-11-29 21:23:23)
看了这题目,请不要误解,这里的“百万”与钱无关。中国人不愿露富,所以,谈钱时都会选择回避。我也未能避免俗,但更多的原因是没有钱可谈,连像北大副教授阿忆那样哭穷的机会都没有,阿忆有钱开着自己的车子,到处露脸,还要在博客上把自己哭得像三角裤头也快穿不起的主儿,如果都像他那样哭穷,咖啡馆里坐的全都是穷人了,这不是笑话么?自然,阿忆会遭到了更多人的反感,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主流媒体都要出他的“丑”,这其实是可以想到的。
 
但有一种财富却是不少人都津津乐道的,就怕天下人不知道,这就是博客的点击量。阿忆哭穷最大的贡献之一是给新浪BLOG和媒体圈找到了共同的兴奋点,阿忆本人BLOG的点击率也因此再上升,哭穷的作用由此可见。但是,如同阿忆哭穷哭死了也没有人会帮他一样,增加的点击量成千上万,也不能管饭吃,不能管有车开。有人说博客可以增加名气呢,可以出博客书呢,可你见着了吧,老徐的博客已破了六千万天关了,她也适时推出了第一本博客书,真正卖出几本呢?都是圈内人,我不好意思说穿了,让人难堪。而那种名气对我来说,也是一钱不值的,何况名气也不是新浪BLOG开始给培养出来的。
 
“百万富翁”感言: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
 
点击量没有用,但我还要谈点击,这是因为我的博客点击里在开博十个月后,已过了2000000。本来在过1000000的时候我就想写两句,想想这也不是百万英镑,就算了。而且,那么多的名人博客都过百万关,跟着老徐她们屁股后来谈这茬事,也有“跟风”的嫌疑。但这些天一细想,觉得不对劲。老徐那些明星早早成了“百万、千万富翁”凭的是人气和无数FANS的贡献,多是背后包装和策划的结果,说句不好听的话,哪一天人老色衰了,那人气就会如浮云般散去。我呢,一个搞文化的新闻人,哪来那么大的号召力?这一想就想出道道了,我没有召开力的,网友点的是我的文字,而不是我这个人,那人气源于文章本身,特别要提到的是,还有新浪编辑们的抬举。我这里多插一句,我的文章一般都是在繁重的采访之余,在深夜里给敲出来的,有时就是在采访中的车子上写出的,我觉得我这“百万富翁”来得很辛苦很不容易。由于忙,有时连校对也没有时间,就直接上网了,以致于要不少热心网友给我指正,在空下来时,我才能认真地修改一下。这里,我真的感谢网友的热情和帮助,谢谢!
 
年初,在北京的一次PARTY上,新浪读书频道的顾博导给我导进了“博客门”。当时我根本就不想写,顾说你看你那么大的名气,应该写写的。想想在新闻界搞文化的一堆同行中,我还算有点知名度。再看看顾提到的同在现场的余华也在写BLOG,在京华时报的卜兄给我拍了张与余华的合影后,冲着顾博导对工作的认真,我下定决心“向余华学习”,努力拼“博”,就这样开始了博客生活。现在想想,那什么那么大的名气的说法是顾MM在哄我呢,我是严重上当!写博客太花时间,本来想想两个月后关了吧,开博已给美女一个面子了,行了。但后来有一个同行告诉我,她每天都在看我的博客呢,说我的文字让她了解到了好多知识和信息,这让我很惊讶,想不到竟然有同行这么看重。从她的话里,我感受到了博客的价值。更多的网友还通过QQ、MSN、E-MAIL和我谈目前的文化现象和我文章中观点,从中我获益多多,最终我取消了关博的打算。
 
但写博客也有让我恼火的地方,在转我文章的时候,好多人连“作者倪方六”也不给署上,有的甚至连出处也不说,不明真相的人一看就是他自己的作品。上天我在新浪的读书频道上发现一篇<孔子姓“子”不姓“孔”>的文章,这是我五月份劳动节期间写的,可一看作者是某论坛里的写手,找了半天才看到文章下边最不显眼的地方有几个小字“转自倪方六的博客”而且不链接。还有的平面媒体,把我的文章发表了,之前没有打招呼,之后也不给寄样报,更不要说稿费了。我觉得,中国人的版权意识在网络里表现很差劲的。我希望以后再有人使用我的博文,请尊重我的劳动,这也是尊重知识!
 
BLOG,让我喜欢让我忧。赢得了“百万博客”,却失去了大量工作和休息时间,放弃了不少给其它媒体专栏撰文挣稿费的机会,可以说我写这新浪博客是赔本的买卖,我也不知陈彤、侯小强是否知道我们的贡献。虽然现在有少家博客和论坛热情地邀请我去开博客,但我实在不想再给自己添麻烦了,“百万富翁”要计划生育了,只生一个好,多了养不起,也养不好。有一次一网友问我,你不去挣稿费写这博客图的什么?新浪给钱吗?听说不少名人开博新浪都是支付辛苦费的。我的回答是,我没有听说,至少我没有,我现不写不行,有瘾了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