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念,中科院院士、人工胰岛素的发明人邹承鲁先生

(2006-11-25 02:46:27)
 
悼念,中科院院士、人工胰岛素的发明人邹承鲁先生
图:邹承鲁先生遗像
 
刚从方舟子的BLOG上看到一条令我心痛的消息,人工合成胰岛素发明人之一、著名的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11月23日在北京病逝了。我现在写这文字时,耳边响的全是老人家今年3月23日接受我电话采访时的声音,离那次采访才八个月啊,本来想有可能再采访一次的,可老人家却走了!
 
虽然现在是深夜了,但我还是抑制不住复杂而又沉痛的心情在BLOG里写下几句,以悼念这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大科学家。
 
邹承鲁是鼎鼎大名的科学家李四光的女婿,3月23日是就上海交大“汉芯造假”事件采访老人家的,请他谈谈中国科研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采访前得知他已住院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拨了他身边人的电话。让我意外的是,老人家听说我要采访他,很快同意了。就这样,通过他病床前的电话,他与我谈了不短时间。其实,就是他拒绝我,我也不会说什么的,老人家病了,本来就不应该去打扰的。这里顺带说几句,后来有同行看了我的BLOG,她想采访老人家,希望我能提供邹老的电话给她,我婉拒了,那样是不尊重老人家啊。其实我还有私心,不希望再有人去打扰他,而不是其它的考虑。
 
电话里,老人家对我的“科研话题”十分感兴趣,对“863”计划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老人家很激动,直言科技部的不是和体制上的缺陷,建议取消科技部。从老人家的谈话里,我发现一名老科学家严谨科研的治学态度与求真精神,为了中国的科技进步,躺在重病床上的老人家没有明哲保身,不怕得罪高管,这在目前的环境下,多么多么的难得和令人尊敬啊!其实,老人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科技反腐”了,他特别希望科学家、教授们不要弄虚作假,不要剽窃抄袭,要一步一个脚印,拿出真正的过得硬的东西,让中国早日成为一流的科技大国。 但是,因为好多原因,对老人家的采访未能发表出来,这让我一直觉得十分遗憾,虽然原因不在我一名记者身上,但我仍觉得愧对了老人家的良知和深深希望!惟一让我欣慰的是,我保留了那次采访录音,还可以再次听到老人家那饱含深情的讲话!
 
在采访结束前,我有意聊了采访内容之外的事情,我知道他是我的江苏老乡,问问他的老家情况。他说老家在无锡,曾回去过,那个地方发展得很好,但现在不能回去看看了,对家乡一往情深。对那次住院,老人家说,“我这回真的是病了”。本来还想聊下去的,但我看时间比较长了,不能影响老人家休息,我主动结束了采访。挂断前,我希望老人家多保重,他说谢谢。真的想不到八个月后啊,一位具有高尚人格有杰出科研成就、给无数糖尿病人带来福音的——大家,走了!
 
老人家,不能到北京给您送行了,一路走好!
 
附我今年3月23日当天写的博客:采访李四光的女婿邹承鲁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