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日记 |
我觉得这个博客给人一种很干净,也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感觉,这很容易让人每天产生一种“不必考虑质量,但每天都必须更新一次”的想法。不像原来那个博,反倒让我认为,必须是成文的、拿的出手的东西才好惊动它一次,所以那里从没有短过500字的东西,但是我经常两个月不写一个字儿。
为什么呢?可能是这里看起来太冷清了,需要点人气儿来烘托一下,也可能是它怎么看都像一个专业的日记本。但实际上,我并不勉强,如果想写的话,我果真是每天都有好多话要说。比如说,我今天想模仿董路,在页面上放一条金鱼,未遂;又想学韩寒,在首页放上一首背静音乐,这回遂了,可又想不起什么好听的歌,只好放了这首老歌:《quizas》。
如果买票像修改背景音乐这样只需要付出脑力劳动,并且由我自己先享受劳动成果就好了。而我在春运期间的工作重心时不时应要求而转移,除了报道春运外,还要利用春运,参与春运并为春运做出贡献。平时与火车站的合作不过是嫖客与妓女似的切磋,彼此从中取利,可一到春运这种特殊时期,随着同事、领导对火车票需求的不断增长,火车站又不大能得罪得起这批人,开始出现短暂的不等价交换时期。而这种不等价交换不是靠命令得来的,而是靠打无数次电话、陪无数个笑脸和说无数声“谢谢”得来的。而火车站每年也都不甚争气,拿够了姿态后,自然还会给你办事。
这“三个无数”的表演者就是我,到了电视台,接了火车站线,紧跟着春运就来了。而找我买票的人绝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数很多但不够集中,就跟农民起义一个特点。结果,我就几乎需要每天往火车站跑一次,跑的时候我就想,耽误工作我幸福,给领导办事是俺的福分,可是这来回打车票谁给报了?
更何况,我拿了站长的条子,需要到另一个隐蔽的地方去和票贩子一起排队,然后掂量着卡里眼瞅着要见底儿的钱,进行预支。一边递钱还一边想,回头领导给我钱我要不要呢?
排队的时候,有一个小兵站错了排,好不容易排到了还被人赶到了另一个窗口。他回头看了看,犹豫着站到了最前面。这个举动让后面的群众很暴走,同仇敌忾的要求小兵到后面去排队。那小兵似乎很为难,忽然一个男的说:“让他加吧,他是给首长买票,你们不知道一个小兵如果给首长买不到票,那他以后的处境会多难。”
于是大家肃然起敬,便让他加了。票贩子也有票贩子的道德,至少是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或者说,同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