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月亮,照亮了谁
文/天涯默客

陕西省凤县在打造旅游品牌过程中,通过建造人工星星和人工月亮,打造“月亮之上、月光之城”,为此,凤县实施了山体、街道和“一江两岸”等亮化工程,据凤县有关部门介绍,“一江两岸”工程花费6470余万元,人造月亮、人造星星等花费200万元,短短两年内,凤县各项旅游投入已达6.5亿元。(12月31日新京报)
小时候,我记得看过一篇科幻小说,大体的意思是说未来的天空将有一轮硕大无比的人造月亮,据小说里的介绍,人造月亮之辉可以媲美太阳,人类从此后就可以告别黑夜。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于是自己就想,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但是那个时候,我是对科学充满了希望,总相信,这一天会来到的,果不然,今天这轮“圆月”终于出现了,只不过没有出现在天上,而是坠落在陕西凤县。不过,我想,凤县之举,是否在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人造月亮上天之日已经不远矣!看来,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啊。
如今的凤县“美名远扬”了,08年12月22日,《瞭望东方周刊》报道过该县为了“弘扬羌文化、回归‘羌族故里’”的旅游战略,试行居民民族成分“汉改羌”的新闻,引发的舆论批评尚未散去,如今又来了一个“人造月亮、人造星星”的新闻,真可谓带给我们连连的惊喜,从“羌改汉”到“月光城”,我想当地政府部门为了凤县的发展真是煞费苦心,我们似乎对公仆们这种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表示尊敬,表示敬仰。可是,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当地的老百姓对政府此举却充满了异议。
“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我喜欢的诗词,东坡先生的诗句也告诉我们,这月亮的阴晴圆缺是自然规律,毕竟,我们人间不是想象中的仙境,这里没有仙人,这里也不是聊斋里的崂山道士可以顺手把一张纸剪的月亮贴在墙上,可惜,这里只是凡人遍地的尘世。
发掘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无可厚非,可是发展的基础需要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人造月亮、人造星星,且不说它的产生本身就违背了基本、客观的自然规律,也不说前期投入的巨资,我想,仅仅是后期的人工维护、维修也不应该是个小数目。这些年来,人们似乎热衷于花巨资打造一些人工景点,每每喜欢以制造“某某之最”为荣,于是这些所谓的“某某之最”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对于那些真正的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反而没有兴趣去挖掘、去发展,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凤县的两次大举动,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权力的“瞎折腾”,一种为了追求政绩的折腾,为了追求自己为官在任的政绩,而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做法,除了将招致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之外,我想,相关部门是不是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部门职能呢?
权力一旦成为折腾的成本,不仅是百姓的悲哀,也终将成为国家的悲哀。
于09/01/02
既然来了,邀您指正默客涂鸦:
鸟巢的质量为何“不容置疑”
占领新浪的战役部署
“友邦”惊羡论 长成以后是熊猫传人?
豪情08:中国十大官员惊世语录
如此之举给谁看
禁销“天价烟”想到的
我是消费者,你有啥资格管我 “周局长反围剿”战役的战略部署
板子应该打向谁 领导日烧百金咋了
吏治还是儿戏
大冶上演新版“投名状”
如此礼仪风光了谁
为了保命就去坐牢?
如此“礼让”,甚妙
坚决反对财务公开
还有多少民意被“专家”强奸
我只想做个正常人
让《报告文学》死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