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ssel Davis,Tina Jens,Cat Rambo,George A.Willson,Valerie Estelle
Franke
“写作应该怎么教?”以及“怎样用科幻传授批判性思维?”是我参加的另外两个研讨会。其中第一个听得很认真,也收获很大。会议发言者包括五位,都是分别在大学、中小学、社会上进行科幻写作教学的人。这其中,Valerie
Estelle Franke除了教人写作。自己也写少年科幻(YA BOOK),George A.Willson在大学教科幻创作。Cat
Rambo自己也写过作品,还曾经编辑过奇幻杂志,她目前做在线写作教学。Tina
Jens在大学教授奇幻写作,自己也写过一些作品。Russel
Davis自述有30多部书,似乎还包括变形金刚系列中的一些,他现在在科罗拉多的大学教授写作。讨论以问题形式展开,主持人先设置了一系列问题,然后每个参加者针对问题进行阐述和相互讨论。
首先,他们讨论了每个人对写作课程的哲学观念或目标目的问题。Georger指出,从事写作最重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写作的规则和写作的热情,这是教学的主体。其次,要让学生感到你能行!Cat指出,写作教学重要的是教授学生思考,因为谁都可以铺上稿纸把字象自来水一样流出,但只有思考怎么写,才能让它成为作品。Tina认为,科幻教学主要是要教类型写作的方法,故事和其他类型小说所需要的东西才是重点。Russel则认为,形成键盘规则最重要,这个规则就是,你每天要坐下来写!在这个问题讨论中,大家认为,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作品让学生阅读,然后询问他们,这个作品成功或失败到底在哪里?思考是写作的前提,不思考就是乱写。有人还补充说,宏观微观有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是结构问题,微观层次是细节,如怎么写接吻。

看到《BOOKLIFE》吗?
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中大家采用哪些资料。Russel强烈推荐Stephen
King的《论写作》,Tina提倡用百科全书类资料或网站,如Elemetal
Encyclopedia,TVtrope.com(抱歉这些当时的记录我都没查,请有兴趣的朋友查找后替我更正吧)。Cat提倡用Kembly和Nacy
Kress讨论写作的书。George说应该用Damon Knight那本,我估计是《科幻的技巧》那本文集。Valerie建议用Jeff
Vandermeer的《BOOKLIFE》。我看了这本书,据说“除了没谈怎么写作,关于如何当作家都谈了”。Valerie还提到了一个Dan
Masso(不知道我记录是否对)的书。
由于写作课通常是让参加者交上作品大家讨论后修改,因此第三个问题讨论修改教学。George提出,应该给名作家的出问题的作品,让大家看了修改。这样最能说明修改的好处。读者看了之后说,“好家伙,他这可真要命,这么大作家也犯错!”接下来你正好告知他修改的重要性。他还提出,应该在名作家作品进程中的每个进行解构,问读者他为什么在这里引入这个?当然,写作是神秘的过程,不用给学生把这种神秘感消除,但告知他们,这种过程其实是可以复制的。Valerie觉得,应该谈一些规则性的东西,如Love
triangle。
随后一个问题比较私人化,是询问各位嘉宾自己印象最深的写作教师是谁,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教师不能毁学生,不要关上他们试图写作的大门。当然,有时候,这种关门过程也是个激励。我记得一个嘉宾就说,他的中学老师就说:你当记者没戏。他说从那天起他就开始写作了。
接下来,跟听众的讨论开始,内容繁多而复杂。例如,有的人谈自己怎么教学,他们会给学生一个作品评估表,让他们对名作进行评估。等评估完了,再把大家的拿来对照,这样人们会发现,为什么他们这么评我却那么评?这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当然,大家都认为,写作是一个历程,人是逐渐变得敏锐的。在如何控制课堂方面,有人提出,可以用一个小盒子,里面散发出气味,让学生描述描写。另一些人会引入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让大家亲身感受后撰写。在如何指导学生方面,RUSSEL提出,“我不管你那里发生了什么,那是你的事情,但我要问你,我就是不能闻到主人公所闻到的气味,我就是不能听到主人公所听到的声音。我总是问视角和技巧问题。”大家还讨论了作家在写不下去时候该怎么办。一般来讲,他们认为,写不下去意味着有多种因素出现在作品中,其实是理清这些因素、寻找隐含因素的机会。这点我觉得相当有价值。最后他们说,教师在写作课堂上不能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这点也至关重要。

Dr.Phil,Jonathan Vos Post, Val Ontell,Erica Neily, Chris
Miriell
相比之下,有关批判性思维教学的这场报告,给人收获不大。也可能这是最后一天,我的精力开始下滑,没有能全把握造成的感觉。在开始的时候,他们讨论了怎样引入课程。有的人是试图让学生提出5个最喜爱的电影名字,用游戏的方法把他们引向科幻方向。总之,他们认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应该把科幻当成教学的工具最为重要。
在谈到使用的教材方面,大家赞同较多的是《ON THE
BEACH》,另一些人提出用《美丽的新世界》。当学生看到的这个作品,特别是今天在经济严重危机、预测未来都难找工作的学生们看到这个作品时,常常会非常有感触。讲授科学的嘉宾指出,用《重力使命》做课本应该比较好。还有人提出《弗兰肯斯坦》。据说当学生读了这个作品时反应各异。有的说:我真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人能写这么好的英文文章。有的说:这里面科学根本不靠谱嘛。其实,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开始。被提到的其他作品还包括《星舰迷航》、《我是传奇》、《华氏451》、《沙丘》、《地球》(DAVID
BRIN)、《发条女孩》作者的作品等。
我觉得听这个讲座最重要的收获是,大家认为批判性思维是跟其他思维内容共同建构的,例如,跟想象、好奇等共同建构,因此,要考虑同时发展这些思维能力。在这方面,他们提出的作品包括《WAR
DAY》。当然,在核心批判性的建立上,他们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让读者比较过去的作品,看什么实现了,什么没实现,询问为什么。在谈到科学文化的建立方面,有人提出,应该能给出可知的和可见的之间的联系。
有人指出,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材料,应该有两个选择标准,第一是有意义,第二是跟自己的人生有联系。两者缺一不可。Jonathan认为,如果教授天文学,应该用安德森的《宇宙过河卒》;如果教授生物学,应该用《CONTAGION》;如果教授化学,应该用冯尼格写九号冰的那本书,他说,九号冰其实是存在的,在高压之下。教授物理学采用《黑洞》电影和小说《龙蛋》较好。其他人则提出包括BEN
BOVA的某个电影,我还真不知道他有电影。还有就是让他们读ANNE MCCAFFREY的龙的故事,然后看其中有没有生物学内容。
从总体上看,科幻教学和科幻相关教学,确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讨论的内容。11月将在北师大召开的STEM IN
EDUCATION中,我们将就这个主题建立一个论坛。希望那个时候能将西方经验跟中国经验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和借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