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
(2024-07-07 14:50:55)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太阳快要跌落西山里去了,气温还是一如既往地高。不但高,还上升了几摄氏度。4点钟的时候,看了下手机推送的气温,在34摄氏度,现在都有36度了。
以前我以为,越靠近黄昏,气温就越低,原来不是。看来,是要等到太阳彻底地下山,气温才能降下几度。
今年,注定是个高温的年份。时间的脚步走到了阳历六月底,天就热了起来,温度开始爬上35摄氏度以上,最高到了三十八九度。
夏天,本来应该热的,不热又怎么叫夏天呢。但是,如果间花下几场雨,气温就会有起落,如今年这样的持续高温,那就是苦夏了。似我这样不干体力活的人,空调间里钻钻,电风扇吹吹,最不济也可以在屋檐下树荫处躲躲。但那些体力劳动者,水电抢修工人、环卫工人、田地里劳作的农民等,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自古就有“好汉不赚六月钱”的说法,那是因为,这些“好汉”们已经不用为生计奔波了,当然不用去赚“六月钱”了,在荫凉地里喝喝茶打打牌,看书看电视,或者什么都不干,就那么呆着,看天底下热情如火。而那些刚好在温饱线上下的家庭,不干活就难以维持生计,因而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要是钱就赚,管它是六月钱还是七月钱。
阳历的7月,一般都是农历的六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古诗里有“七月流火”的说法,本来以为“流火”是热的意思,原来不是。农历的六月,大火星处于最高的位置,高耀耀地照着天地万物,天气就热,农历七月,大火星下沉,天气转凉,秋天也就不远了。“流火”,原来是指火流走了。
至此,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在古代,明明没有阳历,而阴历最热的月份是在六月,怎么说是“七月流火”呢?说“流火”是热火流走,天气渐渐凉爽,那就通了。
阳历六日靠底的时候,岳父住院了。他的身体不舒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享受公费医疗,可他就是不想住院治疗。反复劝说无效,用了点强迫手段,总算是进了医院。他今年已89岁,属长寿的老人,就是现在挂了,也是正常。但如果能再多活几年,也是我们的愿望。
老人住院,子女就要陪护。医院里24小时开着空调,凉爽如春。但热是不热,环境总是不好。如果正常,是没有人愿意待在医院的。
因为天热,人就懒得动。7月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还一篇文章没有写,书倒是一直在看的。
5月初,我搬到了新的休闲室,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空调,一间没有安装,一间坏了。电风扇倒是有,但风是热的,扇来扇去的,凉意很少,还是热。正如谚语说的“茅坑里荡(洗)皮(粪)勺”,总也不干净的。
好在休闲室底楼,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边不但书多,电灯和空调也是24小时自动的,只要有人,它都开着。作为喜欢书的人,隔三差五的都要去图书馆,坐拥书城,又可以蹭空调,得凉快,何乐而不为。眼睛累了的时候,又可以看落地玻璃外骄阳下的街景,车水人流,来去匆匆。
每次看到穿袜着鞋长裤长衣全副武装的人,从我身边走过,都会为他们不值。这么热的天,何必这么捂,完全可以短衣短裤拖鞋凉鞋,让自己爽快一点。不过,也不一定。他们反而认为全副武装舒服呢?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妨碍他人,都可以的。是全副武装,还是短打在身,都是每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我反感的是,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人。
今天,对门的一间金银首饰店大概在搞什么优惠,一大早就有大帮的老头老太太在门外挤着,天热也不管了。蝇头小利,是大多数人所要的。而不管家里是否需要,拿一点回家,总是好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欲是总在人的身体里住着的。
这几天的傍晚,天边总是散布着稀薄的火烧云,预示着最近几天都不会下雨。老家的谚语有云“红芽(霞)红芽,无水烧茶。”看来,这个天还会继续热下去。根据预报,到七月底的气温基本都在35摄氏度上下了。
前一篇:过桥穿洞贵州行(18)
后一篇:小暑夜行嗅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