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愤悱中求索 在乐学中内化(二)

(2006-10-19 13:58:38)
分类: 汉语教学

在愤悱中求索 在乐学中内化(二)

中国国家汉办 宋永波

三 善问是贯彻启发式的重要一环。

  孔子提出的”“,是启发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是要使学生处于适度的”“状态中,通过举一隅,引导学生探索,达到三隅反。那么,如何使学生达到”“状态呢?这就要善问。所谓善问,就是指教师要问之有法,同时,又要能开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如何做到问之有法呢?第一,要提点明知识规律性的问题。如:在新课学习之前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所问问题应是在新旧知识间起关联作用的,能引出新知识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新内容打好铺垫。第二,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听一段小对话时,听了上句A的话后,中断录音,问学生,假如你是B,如何回答?答对了及时鼓励;许多人答不上来或答得不对、不准确时,就继续听,寻找答案,然后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三,所提问题要针对学生的汉语水平,问题要具体,形式要多样,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或者经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来。不能提过于空泛、笼统的问题,那样也许会使学生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第四,运用反诘启发式。教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错误,不是直接纠正,而是提出补充问题进行反问,进一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己纠正错误或不足之处,找出问题答案。

  教师善问,还要启发学生善问。在课堂上要开展多向交流,不仅教师问学生,还要鼓励学生问老师,学生问学生,从而达到反复听说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多创设情境,设置悬念,造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提问。二要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求答案。如教师给出对话中的答话,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式对同一答话提问。三要鼓励学生敢问,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常加鼓励。

  师生之间的提问和共同探讨,实际上是一种交际,在这种交际气氛下,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焦虑心情和负担感会大为减轻,学习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四 创造民主、自然、愉快的学习气氛。

  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启发式的又一特征。在小学汉语教学中,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气氛,使学生有向心力,在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氛围中学习;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向学生提出关于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方面的建议;教师要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此外,上课时,教室的桌椅摆放最好是圆形的,既可使师生面对面地平等相对,也为学生进行交际性的角色表演练习准备好了场地。在这种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又亲切、民主、融合、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充分发挥动力功能,即积极的情感迁移作用。

  2.注意借鉴暗示法,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快乐,坚定提高汉语水平的信心。

  我们可以借鉴暗示法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手段,如:用慢拍的古典音乐为背景,用教师微笑自信的教态、幽默机智的语言、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声音等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潜意识,在轻松、愉快、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使他们感到上汉语课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使他们不仅在理智上认识到我该学习,而且在情感上产生我乐于上汉语课的愿望,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上课提高汉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上课享受到汉语技能逐步提高后的乐趣,从而消除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的消极暗示。

  3.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技巧。

  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选择、编排、运用课堂教学技巧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成败、效果的好坏,表现在形式上,就是课堂教学技巧选择和运用的好坏。

  启发式是传统教学法的精华,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把启发式运用于汉语教学中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教学技艺。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去做,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教正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