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汉语教学 |
六 读报
读报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通过读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华语水平,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大事,关心世界各方面的动态,这对他们将来的事业也很有好处。读报可以做为阅读课的补充,有条件的,可以单独开设读报课。
开读报课,所选报纸一定要适合学生程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学生所喜爱的报纸。并且要用新报纸,不用旧报纸,学生对旧消息是不感兴趣的。
报纸有各种版面,各种专栏,如政治版、经济版、国际版、娱乐版、体育版、生活版、文艺版等,上读报课,要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各种版面、专栏的情况,可从大标题、短消息、小文章开始,逐步加深。
七 运用所学华语知识,不断扩展词汇
许多词语,往往有多种意思和用法,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只有在不同的语流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才能体现出来。因此,阅读,尤其是大量阅读,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较快地扩展词语。
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文字,有规范的造字法,绝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虽然有相当多的声符不能很好地表音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声符能较好地表音或大致表音。华语词语的构成也很有规律。因此,学生学习了基础语法,懂得了造字法和构词法,遇到新的词汇,往往能悟出它的意思,甚至能读出它的发音,例如:遇到“鱼”旁的字,从上下文可以断定它是一种鱼,像“鲢、鲤、鳝、鳅”等,还能读出音来。遇到一个新词,如果是由学过的汉字组成的,根据上下文,有不少也能悟出它的意思来。如果他手勤一点儿,翻翻字典,嘴勤一点儿,问问老师,就会很快扩展词汇。我们应该很好地把握住华语的特点,不失时机地上好阅读课,并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运用所学的华语知识,不断扩展词汇。
八 补充材料
一般说来,阅读课本受各种限制,不能编得太长,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快速阅读、大量阅读的需要,程度较好的班,可能课上都有吃不饱的现象。因此,应该针对本班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只要老师们留心,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小小说、短篇小说、名人名篇、科普读物等,是不难找到的,可以选一些做为补充材料。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阅读和借书的重要场所,在那里,应该备有大量的、适合学生程度的读物供学生阅读,有各种工具书供学生查阅。这对提高学生的华语水平非常重要。任何教材都不能像图书馆那样,为学生提供那么丰富的知识。在菲律宾,不少华校的图书馆不错。但多数学校的图书馆适合学生阅读的华文书籍、刊物不多,有的只有古代、近代的书籍,缺乏现代、当代的书刊;有的只有繁体字的,而没有简化字的。这给华语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不但学生没有课外书可读,连老师找资料、找参考书、查工具书也很困难。这必然会影响到华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个学校,图书馆的建设至关重要。要提高华语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华语图书资料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适合不同程度的阅读材料。有条件的,还应该设华语资料室或教师阅读室,为教师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做为教学参考、研究之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