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要学会的几个“管理”(创作漫笔之三十)
(2011-06-04 00:24:07)
标签:
管理兴趣情绪目标杂谈 |
分类: 关于写作和读书 |
管理(Management)这个概念,本来应该属于经济学范畴。这些年里,随着经济活动的加剧,管理学也跟着兴盛起来。有关管理学有很多种说法,但在我的理解当中,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资源,理清头绪,讲究方式,提高效率。
那么作家写作难道也与这个管理学有关系吗?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要做好一个作家,需要很多条件。很多人认为只要我是热爱文学的,我就可以当作家。其实这是一个误会。热爱一件事情和能够做好一件事情并不是一回事。从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来看,热爱文学几乎是每个青年人生的必经之路。多数人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最终逐渐地放弃了对文学的追求,转向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关的领域。当然,我说的放弃,并不是说,这个人就此再也不会对文学或者于此有关的事情有多大兴趣了,相反,多数人的一生都会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爱好,不过那只不过是一种纯粹的爱好罢了,和是不是能去从事文学创作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样一来,作家的条件就清楚了,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生都与文学事业有关,那么就需要很好地保持着对文学的长期关注和研究,就必须按照文学的规律去很好地组建起自己对文学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式的理解和掌握。而这个掌握的过程就离不开管理。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作家至少应当正确面对这样几个“管理”。
兴趣管理。
一个作家,如果要想写出经久不衰的作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去“生活”,这个时间都是满紧张的。可是,作家也是人,也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吃喝拉撒睡,有着大致相近的喜怒哀乐,所以,怎么样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握好自己的精力这是很重要的课题。比如,我认识的作家当中有好几位都是体育迷,各种比赛几乎只要场场都不拉,而且花很多的时间去研究其中的高手,还有一位更是连这种体育的历史渊源都研究的一清二楚,经常是深更半夜地看转播。这样的兴趣我们很难说有什么不好,可是,这样一来,也就分散了作家的注意力,早上起来,哈欠连天,坐到电脑前的时候,脑袋就耷拉下来,哪里还有什么写作的激情?我还认识一位作家,自称是炒股达人。对各种股票研究得几乎到了无所不通的地步,只要一坐下来,各种股票的经验出口成章。我暂且不去评说他炒股的业绩,但这样做的结果我看对他的写作起到了严重的妨碍的程度,更不要说去深入火热或者不那么火热但也还是有一定意味的生活了。后来这位作家根据自己炒股的经验写起小说来,给我看我是怎么也看不出其中的玄妙来。最后,据说他干脆做起股票书来,小说写不成了,歪打正着。现在的社会,各种诱惑都是空前的厉害的,一个不会管理自己兴趣的人要当好一个作家,我想那也是很难的。因此,兴趣管理应当成为作家的一个重要本领。
情绪管理。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社会当中存在着不少不合理同时也是无处说理的地方,有一些作家往往喜欢找一些人坐下来摆谈各种小道消息,然后就添油加醋地议论起来,遇到很多我看也是道听途说的消息,就义愤填膺起来,情绪非常激动,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这些人的思想就出现了严重的不理智。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思想本身并无过错,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经过思想分析的,因为有很多矛盾牵涉到的因素非常复杂,不是简单一两个坏人可以制造出来的,其中很多好人也夹在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当中也夹杂着很多合理合情的因素,因此需要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否则就会陷入到简单化的错误当中去。因此我觉得作家应当把自己摆放在一个倾听者的位置上似乎要好一些,不是说作家不可以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而是作家可以借着别人表达看法的时机来掌握更为宽广的社会面,从倾听中去发现更多的复杂因素,这对校正一个作家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的好的创作意念都是刚一出现的时候呈现出一种隐约状,这个隐约状就需要作家在沉静中去发现,去瞄准,而如果你总是情绪那么失控,我看无数好机会就会离你而去,而留给你的就是搜索枯肠,遍地找不到可以写的东西。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目标管理。
与很多生产性的企业相比,作家的写作其实道理也并不特殊,作家写作也是一种生产过程,而只要是生产就要看清楚市场看清楚顾客和买家的需求,从这些买家的需求当中去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又从这些灵感当中去发现自己前进的路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加上文学创作这个事情是很强调作家的进步的,这个进步就需要作家很好地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监控力,哪些作品该写,哪些作品该先放一放,等到成熟了再写,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掌控,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从很多大作家的成长经验来看,这个毛病是作家最容易犯的,即便是大作家经验丰富的作家,也还是有心血来潮的时候,因此,按照一定的目标去追寻,我看这是所有作家都要很好学习的一个事情。一个作家一辈子要写好多作品,这些作品是不是能形成一个逐渐生长的过程,这与作家是不是有这个故意是有很大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