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授作家王雨和他的硕博团队

(2011-06-16 22:47:43)
标签:

王雨

硕博团队

重医大

杂谈

分类: 我看作家

 

这一周,应作家、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兼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雨先生的邀请,专程前往重庆医科大学为王雨先生的硕博团队讲学。按说我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去为那么多的科学家讲课的,但是,王雨先生多次邀请我去,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硬着头皮去了。

让我感到意外的并非是我自己的讲学,而是我接触到了王雨先生以及他的硕博团队,让我大开眼界。

与王雨先生一起来机场接我的就有三位美女小博士,一位是湖南姑娘牛诚诚,一位是四川姑娘余进洪,还有一位则是江苏姑娘李奥。她们都是八零后的年轻人,余进洪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诚诚和李奥还在攻读之中。三位姑娘都是非常清新可人的模样,竟然还给我带来了鲜花,让我好不窘迫。

当晚,我们在重庆的长江边上的洪鼎楼吃饭,我见到了更多王雨先生的学生,其中还有一位来自加尔各答的印度女孩。

说起来,我和王雨先生也认识很久了。当年重庆作协组织作家看重庆活动时我也混在其中,就与王雨先生有过交往。当时王雨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人很温和,更深的印象则是他竟然是在职教授带着学生还无比地热衷于小说创作。

之后的许多年中,我与王雨先生有一些交往,主要都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后来王雨先生创作出了声名大噪的《填四川》之后,我们就有了更多的交流。其实说起来有点惭愧的是,这部作品王雨先生最早就是给我的,只是当时王先生希望能在刊物上发一下,而刊物正好遇到版面紧张只好作罢。之后这部小说由重庆出版集团隆重出版,我在北京见到大批评家雷达和贺绍俊时,他们都和我说了对这部小说赞赏有加的话。

到重庆的第二天,按照事先的安排,就由我来为这些科学家们讲一个话题,而我选择的题目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改革与前景》。我从来没有给文科以外的学生讲过课,因此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可是,王雨先生却一直在鼓励我,没关系,放开讲。我这才大起胆子走进坐的满满的会议室。

我眼前满是美女,满是英俊少年。可他们不是一般的社会人士,而是经过系统培养眼界高宽的学子,其中像年轻有为的留美博士郑元义主任,还有毕业于重医大生物工程学院的英俊的赵志强博士,都是知识底子好,思想能力强的青年人。

面对这样一群可爱的青年人,我感到的是,这应该就是今天中国青年的象征。这些年轻人经受多年的系统培养,已经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学识,更有像王雨先生这样豪气满怀、不拘一格的导师,更是给了他们以极为优越的成长条件。我随着王雨先生的介绍,方才知道这个研究所所研究的课题是那么地具有着国际性、当代性和前沿性,他们与世界顶级的学者之间都有着非常密切的接触,这些博士生们书写的专业论文都发表在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上。

把那么多年轻的八零后硕博士集中在一起,这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在他们当中,除了感到自己已经太老之外,也感叹于祖国新一代的崛起。这些有学识有理想的青年,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我在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的时候,给专门去机场送我的牛诚诚同学发了短信,感谢她对我的款待,更祝愿她和她的同学们能更进一步,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自己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