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业内人眼里,《特殊身份》不仅仅是部电影,更是一个影视圈极端乱象的倒影,甚至是还可升级正邪纷争的一次交锋。赵文卓出局、司机命案、檀冰官司等系列纠葛在前,再没有哪部电影的“前戏”比《特殊身份》更甚。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面对“欺行霸市”的骂名,又值此票房疲软之秋,子弹叔不拼还真不足以堵民嘴。要霸当然就得一霸到底,子弹叔甚至藉此打出了下一季“新动作黄金十年”的旗帜,这当仁不让的架势,言外之意就是:还不服?那就打到你服!
就《特殊身份》的故事底色而言,无非是些个蛊惑仔卧底的花样翻新,这类题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不绝于耳,十年前更有《无间道》拔地而起树立标杆。谈不上创新,也就无所谓侵权,想必这也是子弹叔在时隔檀冰声讨事件一年后,敢于反咬将檀冰推上“诽谤”被告席之所在。而此前三十年的卧底片与《特殊身份》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都不是子弹叔主演的。如果你想在《特殊身份》摸索《无间道》的缜密心思,劝你尽早打消念想,《特殊身份》在卧底片中的卖点鲜明,其核心价值也别无分店,说玄点,美其名曰“甄功夫”,说直白点,就一个“打”字。
与子弹叔近十年的动作片体系一脉,《特殊身份》属于拳拳到肉的动作大赏。在99分钟的片长时限内,子弹叔五战搞定全片,贡献出了四十余分钟的肉搏大战。首战麻将室独斗快准狠的泰拳,对策是下三路,涉关生死又不无喜感,可谓小试牛刀的开胃菜;接着火锅店以一敌百才是正餐,“甄功夫”从后厨一路杀将到街巷,打不绝的蛊惑仔们一如《黑客帝国》中越打越多的史密斯病毒;随后与张涵予的邂逅稍有喘息,更多的是飞檐走壁的蒙太奇效果。动作的高潮是罗礼贤执导的飞车大战,这部分子弹叔给女主角让出了不少戏份,也算不时偷闲喘息;而KO大战自然还得交由“甄功夫”解决,子弹叔与安志杰的肉搏缠斗叫人看着都生疼。
从动作套路来看,《特殊身份》与子弹叔在《英雄》、《锦衣卫》、《关云长》等古装片中的风格化表演不同,更加接近《杀破狼》、《导火线》等拳拳到肉的真实快感,可归类为写实主义的功夫动作类型。子弹叔曾搭乘香港电影没落的“便车”,于千禧年前后奔赴好莱坞闯荡,这段未尽功成名就的留洋经历,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取经之行,从此带回了巴西柔术、特种部队格斗、街头搏击等更多写实元素的动作套路。而子弹叔自打《英雄》出口转内销归来,让他真正打出一片地盘,且能烙上“甄功夫”标签的功夫电影,也正是此前与叶伟信合作的写实动作系列,同时这也是“甄功夫”区别与成龙打闹式动作喜剧以及李连杰飘逸风格功夫电影的核心所在。
也正是《特殊身份》此前的系列风波,此番容不得子弹叔偷闲,只有更加搏命服众,方能有效止息或转移漫天的流言蜚语。加上监制、动作导演和主演诸多头衔黄袍加身,令得他不霸道都不行。子弹叔算是幸运的,同档《金刚狼2》狼叔突然手软,沦为看家护院的东瀛犬,相比《特殊身份》倒成了一记硬拳,拼死护住了这块“甄功夫”的地盘。如若狼叔再给点力,子弹叔的境遇不堪设想。话说回来,这种拳拳到肉的写实动作风格,让子弹叔相比成龙和李连杰,更像是个卖苦力的,每一次都要拼个皮开肉绽来讨取观众。按照这种拼法,看点是有了,但“甄功夫”要指染下一个十年,令人堪忧。
【刊于2013年10月22日《新京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