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草莽三兄弟结义、分歧、因一人的野心而同归毁灭的故事。大哥李连杰是打着正义旗号的野心家,二哥刘德华是鲁莽痴心的大仁者,三弟金城武是个摇摆不定的糊涂虫。一如这类故事必有的套路:在对待利益攸关的问题上,野心家和大仁者发生了致命的分歧——前者主张草芥待人,为己铺路;后者主张仁慈待人,以求心安。自然是野心家的意志得以贯彻,因为他不但心硬,而且雄辩,令糊涂虫三弟心悦诚服。同时,也必然地,大仁者虽败犹胜,胜在撄人心的挚诚人格,这让野心家大哥很不爽。好在野心家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太后封他为江苏巡抚。当此和平上升时期,大仁者不但于他无用,而且填堵,于是设计杀他。李连杰一定对传统文化里的“兵法人格”特别心领神会,他演大哥的“含泪的伪善”,真是令人叫绝——蒙太奇镜头里,一边是他布置的随从对刘德华暗下杀手,血洒于地,一边是他安坐于密室自斟自饮,洒泪独白,真真假假,入情入理,顽石听了都得点头。刘德华对痴心鲁汉的演绎已臻化境,毛头金城武的角色也正合适他。剧本好,角色的内心层次丰富,内涵张力弯弓如满月,演员演不好都难。
最后自然是悲剧结局:金城武得知大哥背叛手足情,终于在他就职庆典那日出手杀他,一番搏斗,命悬一线,与此同时,太后派来的刺客埋伏暗处,开火枪把大哥打成了筛子,金城武也自尽身亡。三兄弟果然“不能同生,但求同死”了。
演员造型原生态风格,连徐静蕾也不施脂粉。“大场面”里有小人物真实的挣扎神态,朴拙自然,绝无第五代的“团体操”嗜好。
反讽地穿插京剧:兄弟三人裂痕愈深之后,反倒有一出歌颂他们兄弟义气的京戏演给借酒浇愁的刘德华看。那是彼时的“宣传文艺”吧。
李连杰的角色颇多让人会心之处,集中了草莽间杀出血路的政治野心家典型的人格、心理和行为方式。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镜像,映出我们的集体记忆和切肤经验。别看它“仅仅”是一部大片。
在中国,历史题材总比当代题材表达更自由,若有清晰有力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意识,我们关于自身深处的一切言语,就都可借助历史故事说个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