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这本书里的文章,皆选自去年十月至今年十月的报刊、图书和网络,算是对我们过去一年热闹与不热闹的精神生活,所作的一份不完全记录。
这一年,自由作家王小波逝世十载,青年所蒙影响日见其深,祭悼之声遍及南北;同时,另一位王姓作家,当年以“痞”为旗,而今拒不认账,隆隆复出后旋即沉寂。于丹老师虽让“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仍拦不住红透神州;同时,一本名叫《丧家狗——我读〈论语〉》的书因平视了孔圣人,而惹起国粹派的众怒。“公祭”泛滥,中西医之争激荡,中西节假日之辩纷起……国学狂热和文化自省之间的冲突,时空倒转般地似要回到“五四”之前。
还可看到:电影界,“黄金”、“太阳”、“色,戒”诸词红极一时;文坛外,一位名叫顾彬的德国汉学家因“垃圾”之讥,招致中国作家、批评家的集体声讨;与此同时,一个名叫“中国文艺复兴”的梦,正被学者和艺术家们焦灼地做着……中国文艺对时代与个人的精神欠账,在看似盲目的争吵中日渐凸显,愈来愈无法赖掉。
本书所收部分文字,与以上诸事多有对话。除此之外,便是沉潜独思之文——或真实关切个人、社会与历史,或走回内心,独对形上而诗意的世界。把它们集拢来,正可为稍纵即逝的一年立此存照。这是我一厢情愿的騃想。选家的视野毕竟狭促,不知有多少睿思妙文被遗落在选本之外,对这注定的遗憾,还望读者诸君宽谅。
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时代。也许是罢。不过,这却是一个并不伟大的大时代,一个膨胀而贫乏的大时代。一切皆可能流沙和泡沫般逝去。挽救这贫乏和予人以信念的,唯有精神创造者勇猛精进的劳作而已。
2007中国随笔年选目录
第一辑:
王小平
杨
第二辑:
龙应台
崔卫平
所
缪
陶东风
傅
第三辑:
陈丹青
邵
范亦豪
何怀宏
第四辑:
薛忆沩
林
聂华苓
李大卫
景凯旋
朱正琳
张
贾晓伟
李长声
第五辑:
汪曾祺
木
杨
第六辑:
高尔泰
北
林
王小妮
第七辑:
任洪渊
刘再复
李敬泽
张新颖
周泽雄
第八辑:
李
孙
秦
邓晓芒
刘建平
杨曾宪
李洁非
第九辑:
黄一龙
陈
雷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