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垃圾是怎样诞生的

(2006-12-14 13:29:09)
张战庆纪录片:《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拍了一位把尼采哲学转化为精神胜利法的徐州下岗工人。此片对制度和社会的残酷不公,以及主人公自己“活身是图”的垃圾状态都有冷静揭示。环境的恶劣和个人的无明,双双决定了一具垃圾的诞生。此人集可悯、无赖、清醒、麻木于一身,其词汇量之丰富、思维之清晰是惊人的。
人们惊讶:何以如此恶劣的条件,大批中国人还能生存?
我的答案:由被迫进而主动地,个人不断降低“精神尊严”的欲求,消灭耻感,生命自会得以延续。
如此,“人”的社会便趋向于“兽”的社会。
这是国家、社会、个人共同的罪。个人当然更无辜,但并非完全无辜。
对弱者说“你无辜,全是社会的错!”于他是不负责任、居高临下的。他必得认清自己的责任、唤醒自己的意志,方能自由。
谴责社会的声音,应说给这社会的强势者听:“看看,这是你的罪孽!”他的责任,在劫难逃。
这是神学视角,绝非唯物论所能承认。
改善社会与改善个人的精神世界,必得并举。甚至,在前者不可期的时候,后者更具决定性。
导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