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有个宏伟计划:和我家那口子把《黄金甲》和《三峡好人》都看掉。给三家影院打电话,都告我:没有《好人》,只有《黄金甲》。那就《黄金甲》吧,黄金乙、黄金丙、黄金丁也成。
看得汗毛倒竖,脊背发麻。
又是权势、情色、阴谋、杀戮。又是万人齐一的集团军。又是一望无际的宫殿、甬道、大色块。又是摆阔——这回以黄金和琉璃为主。
拜曹禺之赐,故事总算讲顺了,主题也没太过离谱——让你隐隐约约觉得它还批判极权呢,可每一细部都与主题貌合神离,细节的歇斯底里和法西斯式的美学暴力出卖了这个电影。
谁来详细分析一下张艺谋大片的美学暴力?以及这种美学暴力背后的政治潜意识?他非人的“人”观念?好像崔卫平、郝建做过第五代早期影片的分析,真想看到更迅捷深刻的大片研究。
虽说国产大片只是为了娱乐百姓,不可对其奢望别的,但我起码可以指望一点健康的愉快吧。至今仍在怀念《功夫》带来的幸福。3.5亿人民币熬来熬去,要只是为了给买票的观众端上一碗帮他/她发疯的药汤——就像巩俐饰演的那个可怜的王后一样——就未免太过份了。更过份的是,药碗是由精美昂贵的琉璃制成的。
中国的大片导演大概都相信这么个假设:所有到影院的都是些停止思维、唯剩感官的四蹄动物,只要给他们一些绚烂的颜色、宏大的声音、赤裸的性欲、触目的鲜血,把他们的感官饥渴一一满足,就功德圆满,这些畜生就可以高高兴兴回家睡觉去了。
如果国产大滥片挥霍重金就是为了帮助观众退回到四蹄时代,他们实在是大大地成功了。
前一篇:垃圾是怎样诞生的
后一篇:中国,请不要拒绝卢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