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274):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2014-11-07 09:56:48)
标签:

教育价值观

教育理念

林格

教育

文化

      林格小杂感(274):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物质之美:老蜜蜡手钏,乾坤一草堂藏品。      

 

        1、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多年前我提出过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的命题,这个现代性命题的提出至今仍然熠然闪亮。

    区别于细枝末节的、庸常琐碎的教育小技术,大的智慧之背后有三个支撑:一是终极的关怀,包括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确认以及对于普通人的命运的关切;二是道法自然的哲学态度与宏大开阔的内观视野;三是体系的力量,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完整的体系。

    教育是一个谁都可以“抡棒子”的领域,即使没有接受专业的教育学术训练,似乎也能通过阅读、体验、交流甚至亲身经历之后的总结,获得一些“观点”。然而,这些零碎的观点,往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可验证性,难以缓解当前国人的教育焦虑。

   

    2、一分为三——建构体系的一种可能性。

        研究教育,需要重视推演和验证的西方系统思想,但欲用于实践,仅凭推演和验证是不够的,还须吸收东方传统文化精神,包括易之变易、道之混沌、释之顿悟、儒之精进等发生论精神,两者打通方为通达。  

    在系统思想中,“一分为三”是一个普遍性真理,也符合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而将一分为三应用到社会实践时,首选方案为三阶梯,人往高处走,沿着阶梯走。比如人的生活理想可分为三个阶梯,一是物质阶梯,就是衣食满足;二是精神阶梯,指学术文艺;三是灵魂阶梯,就是信仰与彼岸世界。如果想不混乱,须有清晰的生活定位。

    而在教育理论实践体系中,“一分为三”的思想,可以具体化为包括“三阶梯”、“三点成面”、“三三见九”、“三圆相交”等六个思维模型,遵循一生三三生万物之基本原则,广泛应用于办学理念提炼、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校长领导力提升、生命课堂创建、习惯养成、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建设等。法无定法,不变其宗,此为体系之力量。

 

         3、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命运。

        许多朋友问,你事情那么多,怎么有那么多时间来思考啊?吾师有云:事杂不能成为不学习、不感悟的借口,人的精神生命仗赖于在博学基础上的慎思与不断对自已提出自我更新的要求,并习而贯之,终可致胸中百万雄兵,引而不发。

    俗世之间,人人都向高处走,即便个别者能登高,再能走下来达到自然之境界者,极少。而真正的教育者,应当选择走向深处,不断深入到自己的内心,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自己,从而变得更加自由。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