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物质之美:齐白石《海棠秋虫》,保利文物商店藏品。
1、如何培育真正的教育者?
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师不断的深度觉醒,其价值性在于通过一种怎样的校本课程体系或者自组织发展模式,协助教师养成向内看、不断精进、每天心中开一朵莲花的积极思维习惯。
而重构一线教育者特别是教育领导者的精神体系,使之具有深刻、通透、系统、扎实的人文素养以及教育远见,则是当下区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战略之一,其突破口在于创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课程定位和目标为:战略性、系统性、实践性,三性合一,以培养一代信念坚定、内心强大、学养深厚、基本功扎实、教育教学技术精湛的真正的教育者。
2、法无定法,无法为法。
教育的理论与规律,在实践中往往须转化为“法则”,只有遵循了“法则”的教育,才能说是科学的、有效的、完备的,所谓“教育思想能落地”。
这十年来,我们团队反复概括和提炼了十二条教育法则,其中融通了教育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课程观、课堂观、评价观等,成为举一返三的法宝,有了这些法宝,老师们就可以生发出无限多的个性化的教育艺术了。在教师成长课程中,法则版块通常由我自己亲自授课。
3、教育之门,即教育者的自我觉醒之门。
许多人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哪怕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没有真正的入门。吾辈应知,只有在入“门”之后,才能心在其中、乐在其中、把所有的有形无形的资源都转化为教育的智慧,最后上升至“道”的层面,实现自由。值得思考的是,教育的“门道”究竟在哪里呢?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过上一种丰饶、深厚、向上的精神生活,使生命本身绽放光彩。那么,这就要求每位教育者,都能以自身的热忱与全部的力量,高高举起明亮的火把,身体力行,走在知性的、审美的、自由的自我觉醒的道路上。此为教育之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